掺杂对FeZrB合金薄膜巨磁阻抗效应的影响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xu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首次系统研究了掺杂Nb、Ni、Cu对Fe88Zr7B5基软磁合金薄膜材料的巨磁阻抗效应和磁特性的影响;分析研究了不同工艺制备的FeZrB系合金薄膜的微观结构、磁特性和GMI效应;同时还研究了单层膜和Ag夹层三明治膜的巨磁阻抗效应。所有样品均采用射频溅射法制备,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结论: 1、FeZrBNb单层膜的巨磁阻抗效应 常规方法制备的3.5μm厚的FeZrBNb单层膜在制备态巨磁阻抗效应并不理想,通过退火处理可以使薄膜的软磁性能得到明显改善,200℃退火30min使薄膜样品的矫顽力由0.5kA·m-1降到了0.09kA·m-1,在13MHz的交流频率下,得到了1.8%的纵向阻抗比,加磁场退火要优于自然退火的情况,纵向阻抗比达到了2.6%。 在制备过程中加一横向静磁场可以提高溅射速率,由不加磁场时的0.04nm/s提高到了0.17nm/s。薄膜的阻抗比也有所提高,并且纵向阻抗比在±1.2kA·m-1的外加磁场下出现了双峰现象。 同时薄膜的厚度也是影响FeZrBNb GMI效应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制备了厚度为10.8μm的厚膜,外加交变电流频率为13MHz时,该薄膜在制备态纵向阻抗比达到了2.5%,与厚度为3.5μm的薄膜加磁场退火后的结果相当。 2、FeZrBNi单层膜的磁特性和巨磁阻抗效应 VSM测量表明掺Ni使FeZrB合金薄膜的软磁特性得到了改善,这是因为掺适量的Ni有利于晶粒的细化,提高了FeZrB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其阻抗效应明显提高。不同的Ni含量对FeZrBNi薄膜的GMI效应也有显著影响,在13MHz,掺Ni量为4%(原子分数)的FeZrBNi薄膜在制备态就得到了10%的纵向阻抗比,而掺Ni量2%的FeZrBNi薄膜经过150℃退火后纵向阻抗比只达到了2.2%。 不同溅射功率对薄膜的阻抗比有较大的影响,我们制备了溅射功率分别为150W、240W、350W的掺4%(原子分数)Ni的FeZrBNi薄膜样品,发现当溅射功率为150W时薄膜的巨磁阻抗效应最佳,获得了10%的最大纵向阻抗比;240W次之,最大纵向阻抗比为4%;350W最差,最大纵向阻抗比仅为2%。
其他文献
微合金化是提高铝合金综合性能的有效途径,稀土元素以其独特的性质引起了材料学界的广泛关注,初步研究发现稀土元素Er在铝合金中具有积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稀土元素Er在铝合金中
本文以等离子喷涂法制备的钛基羟基磷灰石(HA)涂层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电子探针微分析仪(EPM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FE-SEM)、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电子拉伸试验机
石墨烯作为纳米添加剂能够显著提高聚合物和其他基体材料的力学、热学、电学等多方面性能,在各工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石墨烯之间存在较强的范德瓦尔斯和π-π相互作用,
介绍一种简易稻曲病田间接种方法(厚垣孢子直接喷雾),包括菌源的采集保存、水稻种植过程、接种体制备、接种实施过程以及最终接种效果,为水稻新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田间鉴定、
本文主要是对紫铜毛细管外表面进行酸性光亮镀锡工艺的改进而展开研究。在全面分析国内外酸性电镀锡工艺的研究成果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主要对酸性光亮镀锡的稳定剂及电镀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