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与鸦片结下“不解之缘”,全国笼罩在黑云毒雾之中。地处中原腹地的河南省是南北交通要道,鸦片很早就扎根河南,祸害豫民。自道咸以来,河南人就开始吸食、贩卖、种植鸦片,河南成为鸦片集散地之一。此后,历届河南省政府都提出不同的禁烟政策,烟毒不但没能禁绝,反而愈禁愈多。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六年禁烟运动是近代以来中央政府组织的规模最大、效果显著的一次禁烟活动,河南省政府也加入这场声势浩大的禁烟运动中。但史学界对河南省的六年禁烟运动鲜有深入系统的研究,因此,本人通过利用有关文献资料,在近代河南烟毒泛滥及民国初期河南省政府的禁烟行为的基础上,重点论述国民政府六年禁烟时期河南省的禁烟运动,并以此为切入点,进一步探讨河南省在六年禁烟运动中的得失成败及烟毒不能禁绝的原因,以期为当代的禁毒工作提供有益的帮助。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理论导向,采用全局研究和区域研究相结合、整体研究和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运用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综合研究河南省政府的六年禁烟运动。文章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论述了河南省六年禁烟的背景:清末以来河南省遭受的烟毒危害及民国建立后历届河南省政府的禁烟历程;第二部分介绍了南京国民政府六年禁烟时期的禁烟法规和禁烟机构;第三部分具体论述河南省六年禁烟期间政府的禁烟机构和各项禁烟措施,以及在禁种、禁吸、禁运、禁售四个环节中的具体行为;第四部分主要从禁烟的成败得失、影响禁烟的因素及禁烟的经验教训三方面分析评论了河南省的六年禁烟运动。总的来说,河南省的六年禁烟运动取得的成绩比以往任何一次禁烟运动都要显著,由于国内时局变动,政府不能一以贯之的坚持禁烟政策,烟毒始终没有完全禁绝,禁烟工作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