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进行大学生人格偏常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大学生人格偏常发生率的差异性和相关因素。从人格特质视角对大学生格偏常进行研究,结合自评与他评手段,探讨大学生人格偏常的人口学特征,正常人格与偏常的人格特质差异性,以及大学生群体人格特质与人格偏常的相关性。方法根据方便抽样方式,抽取1244名在读本科生作为被试,其中男生320人(26.8%),女生874人(73.2%)。被试年龄18—24岁(20.53±1.501),年级2009-2012届。收回有效问卷1204份,有效率96.78%。利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收集人口学资料,人格障碍诊断量表(PDQ-4)进行大学生人格偏常流行病学调查,中国大五人格简版问卷(CBF-PI-B)作为人格特质自评工具,并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的人格特质评估工具编制他评问卷作为人格特质他评工具。用EpiDate3.02双人输入数据,核对后导入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人格偏常检出率最高的是强迫型人格障碍(44.7%,0.45±0.50),其次是回避型人格障碍(30.0%,0.30±0.46),检出率最低的是反社会人格障碍(7.0%,0.07±0.25),40.6%的合并型人格偏常。2、男性人格偏常各亚型的发生率均高于女性的,其中八种亚型有显著性差异(p<0.01)。3、偏执型、分裂型、自恋型和回避型四种偏常亚型检出率在年级分类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大三年级的检出率最高。4、偏常人格亚型在家庭结构和独生子女分类中没有显著性差异。5、偏常人格与正常人格的学生在大五人格特质的神经质、尽责性、宜人性和外倾性维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人格偏常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一定发生率,其中检出率最高的是强迫型,最低的是反社会型,且存在一定比例的合并偏常亚型。多个偏常亚型的性别和年级差异显著。正常人格和偏常人格的大五特质有差异。大五人格特质与人格偏常有一定相关性。总之,大学生人格偏常有群体特征,人格特质可以对人格偏常的诊断进行描述和补充,人格特质与人格偏常的结合是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