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油菜菌核病的有效药剂筛选及复配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xiaoyezi4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引致的油菜菌核病是我省油菜上重大病害,近年频繁流行成灾,严重影响油菜的优质安全高效生产。由于缺乏高效抗病品种,目前对该病的防治仍然以化学防治为主,多菌灵是防治油菜菌核病的主要药剂。由于油菜菌核病的化学防治过度使用多菌灵,安徽省部分地区油菜菌核病菌对多菌灵产生了严重抗药性。为了筛选出防治油菜菌核病的新药剂或复配剂应生产之需,延缓或克服病菌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作者测定了7种杀菌剂对油菜菌核病菌的室内毒力,进而研究了咪鲜胺与多菌灵的联合毒力和其复配剂防病效果,此外对生物制剂盾壳霉对油菜菌核病的田间防效进行了探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了醚菌酯、多菌灵、速克灵等7种杀菌剂对油菜菌核病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7种药剂的EC50值大小顺序为:醚菌酯>多菌灵>咪鲜胺>菌核净>福双美>戊唑醇>速克灵;其中以速克灵对油菜菌核菌的毒力最强,EC50为0.1524 mg·L-1。速克灵、戊唑醇、福美双、菌核净、咪鲜胺、多菌灵、毒力依次减弱,醚菌酯毒力最小。2.采用孙云沛共毒系数法测定了咪鲜胺与多菌灵的联合毒力,结果发现两种药剂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故选这两种药剂进行复配试验。通过测定组合物对油菜菌核病的联合毒力和共毒系数,发现咪鲜胺与多菌灵按1:0.5-1.5复配具有明显增效作用,但当多菌灵比例增大时,则表现出拮抗作用。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当复配比例为1:1.5时,复配剂防效最高达85%。根据上述试验结果,结合考虑增效作用和经济成本,咪鲜胺与多菌灵配比以1:1.5为最佳。3.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生物制剂盾壳霉可湿性粉剂防治油菜菌核病的效果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40亿孢子/克盾壳霉可湿性粉剂用量90g/667m2时,对油菜菌核病防效达76.72%,优于对照药剂多菌灵,值得进一步推广。
其他文献
飞驰的列车穿过一个又一个山洞,随着进洞,眼前也变得一片黑暗,但过了洞,一切又柳暗花明。列车的轨道就如人生轨迹,时曲时直,偶尔会在一个地方停留许久,偶尔穿过一个又一个山洞,面临一次又一次黑暗。如果说久停不前的地方是家,这个地方你能尽情地汲取温暖,那么无数个数不清的山洞便是你必须面临的选择,无论是什么样的选择,你都能找到光明,只要你坚信,终有一天,列车会到达终点。  在这条路上,我最不舍的便是家。在这
期刊
在我的老家,高寿老人离世似乎是件顺理成章的事情,但对逝者的亲属来说却是无法释怀。我的奶奶在九十四岁那年离开了我们,老人的离去留给我的是绵绵无尽的忧伤与思念……  我是在奶奶的呵护下长大的丫头。由于父亲重男轻女思想极其严重,导致我的童年是卑微、恐惧且苦难的,父亲有句口头禅:丫头不教好,会遭人指背!父亲对我极其严厉。因此,小小年纪的我必须记住好多好多的“不许”,不许上桌吃饭,不许大声说笑,不许蹦蹦跳跳
期刊
夜,深蓝色的天际里一抹银盘一样明亮的月儿挂在天空,月儿周围散发着的红晕,朦胧唯美,让人遐想万千。走在路上的寂静让人觉得夜已经睡意沉沉了。偶有风儿吹过叶子发出的飒飒声,都在透露着这个冬天的寒气逼人。踩在落满银杏叶的土地上,感到生命在夜里交替相生,生命也在随之逝去,让人措手不及……  大概每个人都会有彷徨不前的状态,当然,我也是。记得之前做的一个专业课的作业,总是不知道如何下手,在临交作业前我百度了一
期刊
利用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真菌限制性内切酶介导整合(REMI)插入诱变技术,用含有HygB抗性标记的质粒pUCATPH在稻瘟病菌菌株M131中建立一个转化体系,结果发现用不同的限制酶介导转化,
本研究主要有3部分内容: 1.山西省虫生真菌资源的采集、培养分离与鉴定 2.对采集到的一株新蚜虫疠霉(Pandora neoaphidis)培养与致病性检测 3.对新蚜虫疠霉代谢毒素组分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餐,稀里啦二十三。”我几乎是背着这个童谣长大的。在印象里,每年的腊八这一天喝完那碗又黏又甜味道独特的腊八粥,年就要开始了。  若是平时,你盯着那窗上的窗花,描绘着大年夜里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场景,最多会为这民俗的意蕴和稚拙所吸引,并不被打动。但进了腊月以后再去瞅瞅这花花绿绿的窗花,无论是街上叫卖的,还是在巷子里逛着瞥几眼看到的,感觉全都不一样,它会变得分外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