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居住用地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zhenming1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98年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进入市场化发展阶段。为进一步提高市场化程度,2002年政府制定土地出让“招拍挂”制度,并于2004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自此,我国地价不断攀升,导致商品房成本也不断增加。为了遏制房价的过快上涨,政府自2004年以来出台了一系列的调控措施,其中包括对土地市场的调控。但在数轮宏观调控之下,地价依然呈现出不断上涨的趋势,引起了政府、投资者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其中,高地价的成因更是各方关注的热点。本文在分析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影响城市土地价格的因素,并将其分类,然后以成都市土地拍卖数据为样本,采用特征价格模型,对影响地价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检验,以期为政府制定相关宏观调控政策提供参考,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借鉴。首先,基于国内外已有文献,总结了影响土地价格的因素。本文发现影响土地价格的特征可以分为四类:区位特征、邻里特征、个别特征和市场特征。其中,区位特征可由市中心距离、交通情况、靠近地铁等描述;邻里特征可由教育配套、生活配套、公园景点、临近大学等描述;个别特征可由土地所在区域、面积、出让方式、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等描述。然后,基于特征价格模型,本文对影响土地价格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我们发现土地的所在区域、容积率、绿地率、出让方式、附近的交通条件、公园景点数目、是否临近大学和靠近地铁对土地价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建筑密度、市中心距离对土地价格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市场因素也对土地价格有重要影响。最后,本文进一步计算土地价格影响因素的特征价格,并基于特征价格研究每种特征对土地价格的影响程度。各种特征对土地价格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市场环境、市中心距离、容积率、公园景点、所在区域、靠近地铁、交通情况、出让方式、临近大学、建筑密度和绿地率。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