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在素质教育中处于首要地位,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工作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着学生将会成长为一个怎样的人。但现在学校比较重视知性德育,忽视了对生活中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忽视了学生的道德体验和实践,导致了学校德育实效性不高。因此,德育需要回归到生活中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才能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但在当前的中学德育生活化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我们进一步探讨和研究中学德育生活化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相应对策,对提高当前中学德育生活化的实效性有着重要意义。全文共分为四部分:绪论:主要对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现状、思路、方法做简要分析,对生活、德育及德育生活化进行科学的界定。第一章:对当前中学德育生活化的理论依据进行分析,阐明当前在中学进行德育生活化的必要性。理论依据主要有卢梭的“自然生活”教育论、杜威的“生活道德教育”的理论及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第二章:主要对中学德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理清一些客观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第三章:以N中学为例,总结一些德育回归生活的尝试:一、构建面向全体的德育目标体系;二、构建生活化的德育内容体系;三、构建人性化的德育方法;四、构建体验性的德育过程。第四章:提出德育回归生活的几个策略:一是德育理念要以生活为出发点:二是德育目标要符合学生实际;三是德育过程要注重体验与实践;四是德育生活环境需要学校联系家庭、社会,共同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