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实施以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成为化学课程的最终目标。要想落实这一目标,必须对科学素养具体化。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现了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方面和维度。化学史是记录化学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变化规律的历史,蕴含着重要的化学知识、过程与方法、科学思想、科学态度以及化学家的思维方式和人文内涵等。进行化学史教育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切入点,有利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同时也体现了化学学科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本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具体从问题的提出、化学史的概念界定、化学史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化学史的理论依据、研究的方法与思路以及研究的价值与意义等方面对新课改以来化学史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本课题要研究的内容和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概念界定部分主要对科学史和化学史的定义进行具体介绍;化学史的理论依据部分从建构主义理论、情境学习理论、新课程理论和化学学科自身特点对化学史和化学史教育做了理论梳理。第二部分是化学史的教育功能。本部分主要从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两个方面对化学史在化学教学中的教育功能进行阐述。第三部分是访谈问卷。这一部分通过对在校化学教师进行访谈,对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学校化学史教学的真实情况,并对访谈和调查内容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是化学史教学设计原则、个案分析及其对个案的总结。本部分为教学案例的设计提供依据,同时结合化学史素材,对苯的性质、焰色反应、氯气的性质、合金、燃烧的本质、元素周期表的发展等六部分内容进行分析,进一步设计相应的教学案例,并对该六个教学设计进行总结,为教师开展化学史教学提供具体帮助。本论文的重点:1、从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对化学史教学展开访谈与问卷调查研究。针对教师的访谈,具体从教师对化学史教学的认识、对化学史的运用情况和探讨化学史运用情况所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研究。针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具体从学生是否对化学史教学感兴趣,进而上升到化学史教学的开展是否给学生带来各方面的收获等方面进行研究。2、对苯的性质、焰色反应、氯气的性质、合金、燃烧的本质、元素周期表的发展等六部分内容分别以六种不同的形式设计教学案例,充分体现化学史教学的多样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