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英语课程总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初步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之一,而听、说能力又是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英语听说能力应该受到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充分重视。然而,当前初中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不强,无法充分理解所听到的信息,也难以流利地用英语进行交流,这严重阻碍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还指出有效的学习策略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发展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初中学生普遍存在学习效率低下、自主学习能力薄弱的问题。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发散性思维工具,它能够突破传统线性笔记的思维束缚,能帮助学生细化和整合知识、缩减冗余信息、降低记忆负荷。将思维导图应用到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整理听力信息,进而能够帮助学生完成流利的口语输出,提高学生的自主与合作学习能力。本论文以图示理论、脑科学理论、知识可视化理论作为理论基础,选取福建省厦门市滨水学校初三年段两个班学生和初三年段三名英语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教育实验法)探究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应用的实效性。同时,以人教版英语九年级教材中的一个听说模块为例,具体阐述思维导图在英语听说课中应用的教学设计案例。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四个问题:(1)初中学生英语听说学习的现状如何?(2)初中英语教师对英语听说教学的看法如何?(3)在初中英语听说课中应用思维导图能否提高学生的听说成绩和教师的教学效果?(4)在初中英语听说课中应用思维导图有哪些具体教学策略?研究结果证明,与传统的英语听说教学模式相比,思维导图的应用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成绩和教师的教学效果。不同结构的听说模块适合制作不同的思维导图构图类型,选择合适的思维导图构图类型更有利于知识的整合。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制作并应用思维导图,有助于其培养发散思维、听说能力,进一步提高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积极性。教师将思维导图作为总结性评价工具,有利于教师对整体教学质量的把控以及对个体学习发展的关注。本研究针对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相关策略和建议,希冀为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