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新技术的更迭越来越快,产品的生命周期日益缩短,顾客的需求日益个性化,使得21世纪的企业环境持续多变而又不可预测。这必然要求企业具有驾驭不确定性环境的敏捷竞争能力。在这种背景下,一种集中于核心能力、能够快捷地重组内外部的能力和资源、从而能够快捷地响应市场机遇的企业运应而生,这种企业被称作敏捷企业。国内外对敏捷企业的研究日渐重视。本文在深入分析和讨论敏捷企业理论研究现状与不足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敏捷企业的基本理论及运行机理。论文从总体上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第二部分包括第2、3、4章,对敏捷企业进行了一般界定、结构分析和实现机理研究,第三部分包括第5、6、7、8章,分别从运行方法(敏捷竞争方法、资源敏捷配置方法)、运行过程、运行条件等方面研究敏捷企业的运行机理,第四部分是敏捷企业的敏捷性评价。第五部分是总结和展望。全文共包括65个概念定义、72幅图表、29个机理或概念模型。 第1章在分析现代企业竞争环境改变的基础上,讨论了敏捷性和敏捷企业的起源。分析了敏捷企业产生的实践动因,指出了本文的研究出发点,结合国内外对敏捷企业研究的现状与不足,建立了本文的研究体系。 第2章对敏捷性、敏捷企业进行了界定。对敏捷性与柔性、精益性进行了辨析。对敏捷企业的根本属性、一般特征进行了分析,对敏捷企业与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依据核心能力和成长阶段,对敏捷企业进行了分类。认为敏捷企业是集中于核心能力的“半市场、半组织”的中间组织,它通过与客户、供应商、伙伴间的网络化和集成化,实现虚拟一体化。 第3章研究了敏捷企业的基本单元和基本结构。提出了能力要素是敏捷企业基本单元的假说。分析了能力要素作为敏捷企业基本单元的理论与实践依据,对能力要素进行了定义、分类和性质分析,给出了能力要素的结构概念模型,建立了本文的主要分析对象——敏捷企业及其能力要素。分析了敏捷企业的组织结构、人员结构、能力结构、资源结构,提出了相应的能力结构模型、资源结构模型、组织结构模型和人员结构模型。 第4章研究了敏捷企业的实现机理。研究了外部化机理,给出了敏捷企业外部化的定义、讨论了其效应以及实现的对象和过程;研究了模块化机理,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