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标记交换体制组播技术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pei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规模的爆炸性增长,IPv4的地址接近耗尽的边缘、路由器转发性能低以及网络无法提供QoS等问题越来越明显.区域标记交换体制是一种新的正在研究的互联网网络体系结构.它能有效的克服现有互联网络地址空间不足、路由表过大、不能提供良好的服务等缺点,简化骨干交换设备的实现复杂度,提高网络的吞吐率,提供快捷交换和区分服务,以保证服务质量.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带宽的不断增加,许多新的以组播技术为基础的应用大量涌现.在区域标记交换体制下,如何构建一个完整的,可扩展性强,组播路由算法简单,链路开销小的组播协议体系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该文结合国家"863"计划研究项目"新标记交换体制研究",对现有的因特网组播和区域编码标记交换网络的组播技术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针对新标记交换体制下不同的组播业务提出了不同多核心组播树建立方案.同时对组播标签的分配、组播源消息的扩散、组播树的建立和维护以及QoS组播路由分别做了研究.最后通过仿真对RCLS网路中建立多个核心和单个核心组播树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多核心组播树能有效的减小树的开销和均衡组播数据流量.
其他文献
该文的主要工作是设计和开发基于CSCW支撑平台的协同工作应用软件.首先,对CSCW应用系统的软件体系结构作了详细的论述,重点研究了底层的支撑平台,并论述了作为支撑平台的一种
为解决网络浏览过程中遇到的web安全性问题,本文分析研究了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技术,针对网络浏览的安全性需求,提出了基于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技术web浏览系统。为实现安全web浏
本文介绍了软件无线电的发展背景,使用到的理论,并就信号处理一部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了通信信号调制方式的自动识别方法,并分析了期间遇到的现象和问题。基于决策论的信号调
全文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作者首先介绍了信息安全的目标以及信息安全保障的框架;其次,作者给出了信息系统安全认证和认可的一般框架和理论基础模型。第二部分作者首先比较
本论文对超短波FSK数传通信的抗干扰技术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该技术应用于传统的VHF/UHF调幅/调频电台,可显著增强其抗干扰性能、保密性能。  首先,对超短波FSK数传通信技术
在计算机视觉中,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对于同一个成像物体来说,在不同的拍摄条件下,得到的图像颜色是不同的。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在成像过程中,数码相机的光学系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