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银行风险管理优化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sky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银行来说安全性始终是第一位的,如何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从而提高资产质量是国内外银行共同面临的难题。2015年前后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出现了一轮爆发式增长,引起银行及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各方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遏制了银行资产质量快速恶化的势头,各家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但是仍处高位。因此,不管是当前还是未来,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优化的研究在理论和现实中均有较重大意义。由于我国各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和管理体系相似度高,因此本文针对H银行优化风险管理体系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其他商业银行具有较高的可借鉴性。本文首先论述了研究背景和国内外主流学术观点,简要介绍了银行行为理论、银行内在脆弱性理论以及贷款风险管理理论这三个经典理论,然后解释了逾欠展转贷款的概念以及本文选择使用该数据口径进行分析的理由。结合我国商业银行总体资产质量状况分析了H银行资产质量变化趋势和逾欠展转贷款特点,探讨了造成H银行资产质量水平不高的内部原因:未能识别财务舞弊和风险化解执行不力。主要通过典型案例解析、数据分析和博弈论模型等方法发现,H银行未能识别财务舞弊的主要原因:一是因银行人员工作方法和工作能力欠缺不能识别,二是对银行营销人员和风险管理人员的管理体系特别是奖罚机制设置不当。通过典型案例解析、数据分析和5WHY分析法发现,H银行风险化解执行不力的主要原因是保全清收启动不及时和缺乏程序性。针对上述两个内部原因提出风险管理优化方案,包括工作思路和方法梳理、完善风险管理体系两大方面。工作思路和方法指导H银行经营机构营销人员和风险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有效进行风险管理。完善后的风险管理体系确保H银行相关机构有效运行。对于完善风险管理体系,首先分析了H银行面对的主要风险是操作风险并且应采取控制的管理手段,接着分析了现行风险管理体系的缺点,然后从机构设置和职能配适、人员配置、建立运行机制来逐步完善风险管理体系。为确保完善后的风险管理体系能够持续地、有效地运转,建立了由协作机制、制衡机制、评价机制、奖惩机制组成的一整套运行机制。最后明确H银行风险管理优化方案的具体实施步骤。
其他文献
为了应对温室气体排量的增加以及愈发严重的城市污染,政府部门已经开始制定相关政策来推动低排量电动汽车的销售。尽管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接受电动汽车,但是电动汽车的低市场份额仍然不足以产生足够的影响。关于电动汽车选择意向跨国对比的文献非常有限。本文通过对德国和中国的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来研究被调查者在七项关于需求和供给方面的公共政策实施前后的电动汽车消费倾向。本文的调查设计和假设构成来源于对两国相关公共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为了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时代需求和发展高中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新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必须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支架式教学模式打破传统“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以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和发展性学习能力为核心,这对于推进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对支架式教学模式的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并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