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尼·莫里森是世界上最杰出、最成功的当代女作家之一。她在1993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且因此成为第一个获此奖项的黑人女作家。《最蓝的眼睛》是莫里森的第一部作品。它展现了佩克拉·布里德洛夫,一个黑人小女孩童年在俄亥俄州的伤痛经历。通过佩克拉,莫里森抨击了白人审美标准的独断和残酷。在白人文化统治的社会里,佩克拉渴望拥有一双蓝色的眼睛来使她免受各种族歧视、欺凌、羞辱。卡伦·霍尼是一名杰出的新弗洛伊德主义者,同时也是心理学文化领域的领头人之一。霍尼通过一个全新的角度把她的神经症理论和社会文化连接了起来。根据霍尼的理论,神经症是一种神经症人群在抵抗自己内心冲突和基本焦虑时引发的大脑紊乱。神经症实际上是一种神经症患者用来摆脱现实痛苦的方法。神经症和神经症患者所处的社会文化大环境以及个人的生活小环境密不可分。很多专家从《最蓝的眼睛》问世以来对其进行过了分析和研究。但是他们中的大部分都关注在这本小说的结构,主题和写作手法上。本作者利用霍尼的神经症理论对这部小说进行全新视角的分析。论文探析了佩克拉神经症的原因、形成过程和影响。佩克拉的基本焦虑、她建立在神经症需求下的神经症人格、和她的基本冲突都和佩克拉的神经症有关。这篇论文由三个章节、一个简介和一个结论组成。论文的第一个章节分析了佩克拉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是如何引起她的基本焦虑的。被困在一个冷漠的、虚伪的、危险的世界里,佩克拉慢慢地觉得自己不重要、渺小并且不安全。第二个章节探究了佩克拉的三种神经症需求和建立在这三种神经症需求之上的神经症人格。相反于依靠自己,佩克拉需要从别人身上寻求自己的价值和安全感。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可和喜爱,佩克拉迎合他人、甚至不计代价地牺牲自己。佩克拉不断地降低自尊、根据他人的眼光评判自己、并慢慢丢失了自己的黑人身份。第三个章节分析了佩克拉的三个自我、三种基本冲突和她的神经症。佩克拉的真实的自我、现实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之间的冲突是造成她的神经症的主要原因。作为一个神经症患者,佩克拉放弃了真实的自我、痛恨现实的自我并且极度地希望自己成为理想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