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外商直接投资(FDI)在一国的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快速推动,生态效率问题也日益突出。生态效率是经济、资源、环境的综合反映,外商直接投资对生态效率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国各地区引资规模和质量不相同,经济发展不均衡,生态效率水平也存在差异。基于此,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尝试从区域空间分布及动态演进的视角探讨FDI质量对生态效率的影响。 本文选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商直接投资(FDI)在一国的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快速推动,生态效率问题也日益突出。生态效率是经济、资源、环境的综合反映,外商直接投资对生态效率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国各地区引资规模和质量不相同,经济发展不均衡,生态效率水平也存在差异。基于此,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尝试从区域空间分布及动态演进的视角探讨FDI质量对生态效率的影响。
本文选取2006-2016年中国(除西藏、香港、澳门、台湾)30个省(市、区)作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测算并分析FDI质量与生态效率的水平。其次,使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分析FDI质量与生态效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动态演进过程,并选用双变量Moran指数分析FDI质量和生态效率间的空间相关性。最后,基于空间分布和动态演进的分析结果,运用空间杜宾模型(SDM)研究全国及各区域FDI质量对生态效率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全国范围内生态效率的空间分布及演进过程与FDI质量指标存在一致性,同时双变量Moran指数检验结果表明FDI质量与生态效率存在空间正相关。空间计量结果显示FDI质量对生态效率有正向影响,且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但不同FDI质量指标在不同区域对生态效率的影响也不同。具体而言,以单项规模、技术和管理衡量的FDI技术管理质量显著的促进了生态效率的提升,以出口和盈利衡量的FDI经济带动质量对生态效率的影响不显著;对于东部地区而言FDI质量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均显著为正,且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对于中部地区其影响不显著,而西部地区仅FDI技术管理质量对生态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
其他文献
实现全民健康不仅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根本目的。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作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决策,以此为指导思想,中国政府于2016年10月正式颁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从国家层面出发,《纲要》对未来10多年我国在健康领域的事业发展作出了全面战略规划。其中,《纲要》提出将建设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镇作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
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流动性急剧加强,家庭规模呈现小型化特征,家庭照料功能日益弱化,与此同时,失能老人群体规模与日剧增,照护需求持续上升,日常照料服务是失能老人照护服务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失能老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服务项目,如何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急剧变化的新时代保障老年群体尤其是失能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亟需予以关注。失能老人在失能后的社会支持情况是保障其晚年生活质量的重要来源,为了进一步改善我国失能
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环节,健康扶贫致力于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通过公平配置健康资源、加强健康机会保障、减轻健康医疗支出,从而提升贫困群众的健康资本存量,实现减贫效应。在推进健康扶贫实施进程中,地处吕梁山片区的山西省隰县不仅扶贫项目迅速开展,同时,该县的反贫实践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笔者注意到,在“隰县模式”下,当地政府已经意识到多元协同治理模式对于扶贫治理的重要性。因此,当地政
我国自1996年放开同业拆借利率开始,正式拉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序幕。经过长期的努力,依次于2013年7月和2015年10月取消贷款利率管制、放开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这两项举措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基本完成。持续数年的渐进式市场化改革,为我国监管机制的完善和商业银行适应新的经济环境提供了过渡时间。 商业银行作为以利率直接定价的金融机构,利率的改革必然对其盈利产生影响。在利率市场化下,利差逐渐缩小,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加快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事业,是马克思主义特别强调与重视的民族理论政策原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民族地区经济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差距明显且动力不足是不争的事实,造成这种局面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动力要素作用的单一性,不可否认的是,在经济过程中每一
信贷业务作为农村信用社的核心业务,在整个农村信用社经营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是经营过程中无法回避的关键问题。因此有效管理信贷业务风险,完善信贷风险体系,建立科学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成为了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的重中之重。为了保证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的安全性和盈利性,必须要不断降低信贷风险,加强信贷风险管理,所以很有必要对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的探究。 本文依据信贷风险管理
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全球金融危机后,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涌现,各国面临的全球不确定风险越来越大,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主导的跨国区域合作正在世界经济体系中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一带一路”是中国主导的跨国区域合作和全球化的新战略,是中国为逆全球化开出的一剂良方,必然掀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经济合作热潮。沿边口岸城市承担着商品的跨界流动功能,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要素。“岸-城”互动关
不平衡和不充分发展这两个问题并非孤立,恰是统一的,两者互根互用,相辅相成。不平衡会引发不充分,不充分也会导致不平衡。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在理论上是将不平衡不充分两个问题统筹在同一框架下分析,在实践上也可以成为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全新方案。本课题源于对珠三角及周边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现象的观察和思考,特别是对珠三角地区在纵深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三对矛盾产生了关注:珠三角地区集聚效应的强大与辐射效应的
自21世纪以来,国际化生产展开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foreigndirectinvestment,简称OFDI)。中国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新兴经济体之一,近年来吸收外资、对外投资政策由“引进来”为主转变为“引进来”与“走出去”政策并重,逐渐成为OFDI大国之一。2017年,中国OFDI流量高达1582.9亿美元,在全球排名第三位。OFDI存量达到18090.4亿美元,占全球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正逐步融入金融全球化和贸易全球化的进程之中。而与此同时,金融风险剧增和贸易摩擦加剧等问题在我国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频发,阻碍了改革的进程。金融和贸易是国民经济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域间经济联系的主要渠道。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在我国全方位开放格局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018年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明确提出将长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