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黄土高原地区气候变化个案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b6404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土高原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分配不均,水旱灾害频发,对于水环境的观察就显得极为重要,自古有之,在这个过程中,观测工具和技术等方面不断发展,但是民国以前的水文观测多以定性的描述为主,缺少必要的实测水文数据,在现代气候学研究中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民国时期,科学的水文观测在黄土高原地区逐渐的开展起来,保存下大量的实测水文记录,对这些水文资料的考察不仅能够为研究黄土高原地区气候变化奠定基础,同时也能为这一地区防灾减灾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民国时期黄土高原地区的水文观测为切入点,首先把民国时期黄土高原地区水文观测的一些基本信息予以理清。通过对民国时期黄土高原地区以及华北地区实测水文数据的梳理,整理出黄土高原地区65个水文站的逐日平均水位记录,及其周边重要水文站的水文观测资料,并对这些水文站的分布,以及水文观测数据的特点进行了探讨。同时,通过对陕西和山西水文站发展状况的考察,以点带面,了解民国时期黄土高原地区水文站的设立和发展过程。分析认为,虽然民国时期黄土高原地区政局动荡,但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水文观测是在向前逐步推进的,并保留了大量的水文观测数据。对黄土高原地区气候变化的考察则是本文的重点。根据整理出的民国时期各水文站水文观测数据,结合近几年专家学者利用树轮、冰芯等恢复重建的黄土高原地区的河流水文数据,利用小波分析等数据分析方法,对黄土高原地区的气候变化予以研究。黄土高原地区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是非常复杂的,在这里我们从中选取了夏季风和太平洋年代际震荡(Pacific Decade Oscillation,英文简写为PDO)进行深入探讨。在分析过程中对雨带在我国东部地区的移动过程以及对黄土高原地区旱涝变化的影响进行探究,并对黄土高原地区的典型旱涝事件进行重新解释。研究表明,夏季风的强弱与黄土高原地区雨季开始时间的早晚成反比,即夏季风强时,雨季开始时间晚,反之则早;同时,在多年尺度上,PDO与黄土高原地区径流量的变化也呈现反相关关系,即PDO暖相位时,径流量偏小,反之偏大。进一步分析发现,夏季风与PDO都能够对我国南北方的旱涝变化产生重要影响。民国时期的水文观测是在极为有限的条件下进行的,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极为珍贵的一手资料对气候变化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对夏季风和PDO的研究可以看出,黄土高原地区降雨量的变化与影响我国东部降雨变化的副热带高压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夏季风和PDO也正是通过影响副热带高压的强度和位置,影响雨带前进的速度和时间,进而对我国东部,包括黄土高原地区的降雨量以及旱涝状况产生影响。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测量技术的发展,数据采集仪器的硬件和软件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目前比较通用的是安装在工业控制计算机里的采集板卡,一般通过ISA或PCI总线与计算机进行通信。随着笔记本电脑的普及,便携式数据采集系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
运用体外分子进化技术 ,从人工合成的随机序列DNA库中筛选出多种不同结构的脱氧核酶 ,其催化活性已扩展到RNA切割、DNA激酶、DNA连接、DNA切割、DNA过氧化、金属螯合等多种酶
[目的/意义]挖掘网络舆情相关信息,构建基于直觉模糊推理的网络舆情监测预警评估方法,对实现网络舆情危机监测和预警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施拉姆大众信息传播模式为基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基于猪瘟病毒主要保护性抗原--E2囊膜糖蛋白有两个相对独立的抗原结构单位--B/C抗原区和A/D抗原区,设计引物扩增编码猪瘟病毒E2蛋白B/C抗原区的基因,将大小为261bp的PCR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