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飞蓟宾(Silybinin,Sy)系从菊科植物水飞蓟中提取分离得到的一种黄酮木质素类化合物,具有保肝、抗氧化、抗癌等多种药理作用,用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急慢性肝病的治疗。Sy属于BCSⅡ类药物,水溶性差,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纳米混悬剂(Nanosuspension,NS)是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稳定剂,通过适当制备方法将药物粒子稳定在其所形成的分散体系中。研究表明,NS的制备方法可以影响其体内外行为。本研究采用高压均质法和反溶剂沉淀法分别制备水飞蓟宾纳米混悬剂(Sy-NS-G、Sy-NS-F),考察不同制备方法对Sy-NS体内外行为的影响,通过对Sy-NS处方的筛选、制备及冻干工艺的优化,最终制备成粒径相同的Sy-NS-G、Sy-NS-F;测定Sy原料药及Sy-NS-G、Sy-NS-F在不同介质中的溶解度、累积溶出度,并进行Sy-NS-G、Sy-NS-F的影响因素试验,同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其进行物相表征;并对Sy原料药和Sy-NS-G、Sy-NS-F在大鼠体内药动学进行了比较,探讨两种制备方法对Sy-NS体内外行为的影响,为后续选择Sy-NS制备方法提供参考。目的:制备水飞蓟宾纳米混悬剂,并在处方组成及粒径、PDI一致的情况下,通过溶出度、溶解度、稳定性、物相表征、药动学实验等探讨高压均质法和反溶剂沉淀法两种方法对Sy-NS体内外行为的影响。方法:1.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Sy-NS-G,以粒径和PDI为指标,单因素筛选稳定剂,再用Box-Behnken设计优化处方和工艺;采用反溶剂沉淀法制备Sy-NS-F,优化工艺,使其处方和粒径与Sy-NS-G相同,再通过冷冻干燥法将Sy-NS-G、Sy-NS-F冻干,通过冻干后的粒径、外观形态的变化,确定冻干保护剂的种类和用量。2.动态光散射原理测定Sy-NS-G、Sy-NS-F冻干粉的粒径和Zeta电位;测定Sy原料药及Sy-NS-G、Sy-NS-F冻干粉在不同介质中的溶解度、累积溶出度;对Sy-NS-G、Sy-NS-F冻干粉进行影响因素试验考察;同时利用SEM、DSC、XRD、FT-IR对Sy-NS进行表征。3.建立UPLC-MS/MS测定大鼠血浆中Sy浓度的方法,以SD大鼠为实验对象,分别单次灌胃给予Sy原料药、Sy-NS-G和Sy-NS-F,测定血药浓度,绘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计算相关药动学参数,比较Sy原料药、Sy-NS-G、Sy-NS-F之间的药动学参数差异。结果:1.两种方法制备Sy-NS,经过处方优化得到粒径相同、PDI相近的Sy-NS,处方组成为Sy: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聚乙烯基己内酰胺-聚乙酸乙烯酯-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Soluplus)=60:5:1,Sy-NS-G的制备工艺为:Sy原料药的质量浓度为0.5%,高速剪切机剪切20 min,高压均质机在110 MPa压力下均质12 min;Sy-NS-F的制备工艺为:Sy原料药的质量浓度为0.5%,有机溶剂为无水乙醇,溶剂(乙醇):反溶剂(水)=1:7,细胞超声粉碎功率为65 W,时间为31 min。冻干保护剂为5%甘露醇,Sy-NS-G、Sy-NS-F冻干粉的粒径均为430 nm左右。Sy-NS-G冻干粉外观呈淡黄色粉末,Sy-NS-F冻干粉外观呈白色粉末。2.Sy-NS-G和Sy-NS-F的Zeta电位分别为(-33.8±0.252)m V和(-31.7±1.32)m V。以含0.2%SDS不同p H值(p H=1、p H=4.5、p H=6.8、水)水溶液为溶出介质,Sy原料药、Sy-NS-G、Sy-NS-F冻干粉、物理混合物的累积溶出度均随p H增大而增加,同时两种方法制备的Sy-NS在2 h内与物理混合物、Sy原料药相比均可提高Sy的溶出度,且Sy-NS-F在不同p H介质中的溶出行为均优于Sy-NS-G。溶解度试验表明,在不同p H值(p H=1,2,3,4,5)水溶液中,Sy-NS-F冻干粉比Sy原料药、Sy-NS-G冻干粉溶解度更高。SEM、DSC、XRD、FT-IR表征结果显示,Sy在Sy-NS-G中以晶体形式存在,Sy-NS-F中部分为无定形态,制备成Sy-NS未改变化合物的结构。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在高温、高湿、强光条件下Sy原料药、Sy-NS-G、Sy-NS-F中Sy的含量、溶出度随着时间的延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降低程度:Sy原料药>Sy-NS-G>Sy-NS-F,即Sy-NS-F冻干粉所受影响最小,稳定性较Sy原料药、Sy-NS-G稍好,但在储存过程仍应注意避免高温、高湿和强光,选择低温、干燥、避光的环境储存。3.以大豆苷元为内标,采用UPLC-MS/MS分析方法测定大鼠血浆中Sy的浓度,标准曲线方程为Y=8867.41047X+45600.2(R~2=0.996),方法学考察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药物动力学研究中,与Sy原料药相比,Sy-NS-G、Sy-NS-F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64.56%和447.72%。结论:采用高压均质法和反溶剂沉淀法两种方法制备Sy-NS,在溶出度、溶解度、稳定性及生物利用度等方面Sy-NS-F具有更大优势,表明反溶剂沉淀法更适合Sy-NS的制备。药物的结晶形态可能是对体内外行为产生影响的原因,由于大鼠体内胃肠道环境过于复杂,两者的差异原因仍需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