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基础,其发展是一个国家乃至民族得以兴旺发达并持续发展的根本。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中国实现教育公平的一项重要政策,为了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也取得了很大成效。当前,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有学上”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和师资队伍建设也大大改善,但城乡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的问题仍未根本解决。目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己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成为中国现阶段义务教育的主要任务。城乡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是实现这一任务的最大障碍,“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扫除这一障碍带来了机遇,互联网以其独特的开放、共享等优势给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作为基本公共服务的承担者,必须肩负起责任,借助互联网给教育均衡带来的机遇,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这对于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建设教育强国极具现实意义。 本研究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理论基础,研究借助互联网技术进一步推进中国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本文分析了中国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通过大量最新数据和实地调研对中国城市和农村义务教育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教育经费投入和教学质量进行对比,从体制层面、财政和教育政策层面以及教师层面深入分析导致城乡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的原因。结合“互联网+教育”成功经验,分析“互联网+”时代教育均衡发展的机遇,并以此为契机探讨借助互联网技术进一步推进中国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包括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保障信息化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对“互联网+教育”的宣传引导、加强监督,保障教育资源质量和正确认识互联网教育与传统教育几个方面,通过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互联网教育行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进一步推进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