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云南省泸水县大兴地镇维拉坝泥石流位于怒江一级支流王拉洛河流域。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及地质条件较为特殊,其活动性较强,威胁着下游千余人生命财产安全,其发生成灾可能造成的损失极大。论文在该泥石流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形成机理,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其成果为泥石流灾害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论文取得如下研究成果及认识:(1)维拉坝泥石流为沟谷暴雨泥石流型稀性低频泥石流,等级为大型,治理工程等级为二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省泸水县大兴地镇维拉坝泥石流位于怒江一级支流王拉洛河流域。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及地质条件较为特殊,其活动性较强,威胁着下游千余人生命财产安全,其发生成灾可能造成的损失极大。论文在该泥石流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形成机理,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其成果为泥石流灾害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论文取得如下研究成果及认识:(1)维拉坝泥石流为沟谷暴雨泥石流型稀性低频泥石流,等级为大型,治理工程等级为二级。(2)泥石流沟存在着有利于泥石流发生的地形地貌及地层岩性条件,沟内物源主要有坡面及细沟侵蚀类、沟床堆积类、重力侵蚀类三类,其中以重力侵蚀类比例最高,其次为坡面及细沟侵蚀。加之区内降水量大,水源条件好,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动力条件。(3)通过室内外调查分析,获得了泥石流沟的固体松散物类型、年可能最大移动量、可启动的巨石直径、泥石流整体冲击力、巨石冲击力等参数。并通过计算得到了泥石流流量和流速等计算结果,为泥石流防治提供了基础设计依据。(4)研究认为,本项目采用谷坊坝+东川槽+固床肋工程的主体设计方案较合适。建议布置谷坊坝3座、束流堤30m、修建“东川槽”878.50m、固床肋44个、蹋步6个、便桥3座、引水渠63m。(5)通过以上研究认为,采用谷坊坝拦挡,抬高沟床侵蚀基准面,反压沟岸斜坡前缘的工程治理思路,在一定时期内,将有效控制泥石流的发展趋势,并可改善泥石流沟内地质环境条件。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其中科学合理地管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打好防
碳纳米纤维(CNFs)具有大的比表面积、高的长径比、良好的导电性以及独特的一维纳米结构等特点,在储能、催化和传感器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且碳纳米纤维具有基础石墨面
Ⅰ型干扰素是天然免疫系统中发挥关键作用的细胞因子。Ⅰ型干扰素受体(Interferon-α/β receptor,IFNAR)结合配体Ⅰ型干扰素后激活下游JAK-STAT等信号转导途径,诱导干扰素诱导基因(Interferon stimulated gene,ISG)转录。低亲和力Ⅰ型干扰素受体 1(Type Ⅰ IFN receptor 1,IFNAR1)是保障完整IFNAR活化必不可少的组成部
生物冶金技术具有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传统冶金方法不能比拟的优势,在处理低品位矿石方面应用前景广阔,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物浸矿伴随着铜离子的不断溶出积累
目的:通过收集2008年2月4日至2018年2月3日,即戊子年初之气至丁酉年六之气共10年于我院住院的确诊为冠心病患者的住院信息,包括入院时间、出院诊断等,运用运气学说相关理论作为指导,使收集的病例按照五运六气进行归类,并总结冠心病患者发病的干支运气的规律,探讨不同运气时段是否能成为冠心病发病的预测指标,从而可佐证中医运气学说在临床预防冠心病的实用性,还可使冠心病的辨证论治融入运气学说的观点,旨在
Modelica组件连接图直观反映了模型组件之间的拓扑连接关系,是进行可视化建模的重要基础。利用Modelica组件视图进行建模时需要人工拖拽组件并手动定位与连线,当组件与连线数目较多时工作繁琐,另一方面CAD三维装配模型自动生成动力学模型并导入Modelica组件连接图时也需要自动化布图工具对组件进行定位,因此进行Modelica的组件连接图自动布图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针对自动布局和自动布线两
肠道病症在早期无症状或无明显症状,且现有诊断方法局限性较大,不能进行准确判断。由于病变区域与正常区域的电导率等信息不同,可利用电阻抗成像技术(Electrical Impedance T
得胜沟钨铜矿区位于马关县城东部约10km,处于富宁-那坡被动陆缘与都龙变质核杂岩结合部位,矿区地层岩性主要为上元古界新寨岩组石英二云片岩;构造主要以F_0剥离断层及北东向断层为主;岩浆岩出露晚志留世(S_3)片麻状中细粒花岗岩和燕山期老君山花岗岩(γ_53)。其地处滇东南老君山成矿区西侧,具备较好的铜、钨找矿前景。本次以构造地质学、矿床学理论等为基础,结合在布忙、田房、高井槽矿段开展详查、勘探工作
深度强化学习在人工智能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经验回放策略对深度强化学习的学习效果有较大的影响。然而,如何在深度Q值网络中选择合适的样本并且经验回放
设立国家级贫困县是中国减贫的一项重要政策,由来已久。根据历年经济统计数据,不难发现以国家级贫困县为瞄准对象的扶贫开发政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本文围绕贫困类型、贫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