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危机到生态危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探析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xue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从《京都议定书》到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再到坎昆的碳排放会议,生态问题逐渐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到如今欧洲诸国的主权债务危机,显示了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依然彰显着鲜活的生命力。本文试图以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流派的生态危机思想为理论平台,通过对不同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学者的观点的分析进而对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的内在关联性进行梳理,并最终得出生态危机和经济危机一样,都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自身的结论。论文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对生态危机理论进行历史发生学的研究,通过对生态危机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的分析,形成对生态危机理论的完整认识;  第二部分是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将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内在统合的研究路径的梳理。不同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主要包含两种不同观点:前者以本·阿格尔为代表,他从资产阶级剥削方式的转变和无产阶级蜕变的角度主张经济危机已经不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真正的基本矛盾是生态危机。认为经济危机理论已经过时,要用生态危机理论取而代之;后者则认为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理论本质上是一致的,这也是大多数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例如安德烈·高兹认为经济危机理论没有过时,并通过“经济理性”和“生态理性”这对概念来论证了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都根源于资本的扩张本性。虽然生态马克思主义者的研究路径各有不同,但总的理论构想是一致的,即通过构建生态社会主义的方式来根本性解决生态危机;  第三部分对生态危机理论进行概括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生态危机理论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启示。生态危机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本性,在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发扬和改造中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守和悖离,其生态社会主义构想具有一定的空想性。对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来说,既要用“科学发展观”来克服资本的扩张性,又要用自强和合作的内外兼修方式应对生态殖民主义,从而构建起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理论。
其他文献
作为一种地方独存的稀有传统剧种,岳西高腔是史称“时调青昆”之一古青阳腔的遗脉,其形成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岳西高腔不仅是中华艺术宝库中的璀璨瑰宝,更是岳西文化资源中的特色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私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私营企业主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与经济地位的不断提升、私营企业主生存发展的外部环境的不断改善,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意识与政治
学位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原则。意识形态既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