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主要研究不同施磷量对春小麦干物质积累、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种子活力的影响,并对不同收获时期的春小麦种子,通过老化时间、PEG胁迫等处理,研究不同施磷量和收获时期的春小麦种子活力的变化规律,以期找出种子活力与施磷量、收获时期、老化时间、干旱胁迫之间的关系,探明生产高活力春小麦种子的磷肥最佳施用量、最佳收获时期及施磷量对种子抗旱能力的影响,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子质量、实现精量播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试验的主要结论有:1、适度的增施磷肥能够增强春小麦种子的活力指数,且有利于发芽势、发芽指数、发芽率等指标的提升,有利于种子幼苗生长发育,促进幼苗生长,增加幼苗干物质及鲜重的积累,增加小麦幼苗根系长度,提高春小麦籽粒中α-淀粉酶、过氧化物酶活性,维持种子幼苗细胞膜稳定,并增强其抗逆能力;磷肥的过量施用会影响春小麦种子活力,不利于上述指标的进一步增加。2、春小麦种子在P3施磷量下,活力指数在老化8 d后降低幅度最小,显著高于其他各施磷处理,而发芽指数、发芽率、幼苗鲜重和干重、发芽势、幼苗根长和苗长以及α-淀粉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在老化前后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且此施磷量处理下老化细胞中丙二醛含量明显低于其他各施磷处理,说明P3处理是保持小麦种子拥有较高活力与抗逆能力,保证较高发芽指数、发芽率,维持幼苗正常生长发育,增加幼苗干物质量,减少细胞膜损伤的最佳施磷水平。3、干旱胁迫试验后发现,在两春小麦品种中,新春34号具备较强种子活力及抗旱能力。在一定范围内增施磷肥能够提高春小麦种子的活力指数及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加种子脯氨酸的积累量,降低丙二醛的含量,提高其抗旱能力,缓解干旱逆境的伤害;但过量的施用磷肥不会促进种子活力及幼苗抗旱能力进一步提高。在P3处理下两小麦品种的丙二醛含量最少,种子活力相关指标在干旱胁迫前后均高于其他各施磷处理且下降幅度最小,说明P3处理是保持种子较高活力及抗旱能力的最佳施磷水平。4、开花后35 d收获的春小麦种子,其活力指数、发芽势、发芽指数、发芽率等指标在老化处理前后均相对较高,且在老化处理8 d后,过氧化物酶、α-淀粉酶活性下降幅度最小,种子中丙二醛含量低、细胞膜损伤小、抗老化能力强,说明在此收获时期收获的种子,种子质量最好,活力最高,是春小麦种子的最宜收获时期。5、施磷量与小麦籽粒产量、干物质积累总量、种子活力、收获指数、结实小穗数、千粒重之间有极显著相关性,且种子活力与籽粒产量有显著相关性,而与主穗长、结实小穗数、千粒重、施磷量间有极显著相关性;在135 kg·hm-2以内增施磷肥可以达到增产、增收的、提高种子活力的目的,但过量施肥却不利于产量及种子活力的继续增加,且当磷肥施用量为P3时(135 kg·hm-2),小麦产量及种子活力均表现为最高,因此P3处理为最佳施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