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融合的混联机器人系统研究与开发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ahaho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把传统技术的应用推向了一个新台阶,为其搭建了更广阔的应用平台,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混联机器人虚拟样机与实际模型的同步控制是虚拟现实技术在传统机械行业应用的一个方面。这种同步控制不仅可以实时控制机器人模型的运动、监控其运动状态,而且还可以对机器人内部零部件的运动进行查看,以全面把握机器人工作时的性能。近年来伴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各国均表现出对远程控制的愈加感兴趣,可见如何准确地进行同步控制及实时反馈各种参数与数据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虚拟现实技术是综合人工智能、传感器等现代技术而发展的高新技术,在本论文的混联机器人运动过程中引入虚拟现实技术,不仅可以实时控制及监测混联机器人的运动,还可以将数据反馈给用户。而这可以应用于一些环境有害、高辐射等危险场合以及人类无法到达的场所,从而减轻对环境对人类的伤害。  本课题设计的混联机器人是基于东北大学自主研发的3-TPS混联机床以及3-TPT混联机床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然后基于该型混联机器人开发出一套远程同步控制系统,因此本课题的重点是,混联机器人的结构设计、虚拟环境建立以及同步控制的实现。本论文使用的软硬件主要有:Solidworks;Adams;Blender;Python;Arduino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论文采用Solidworks建模、Arduino控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查阅文献把握虚拟现实的发展现状及应用领域,综述混联机器人的发展现状。  (2)3-TPT混联机器人建模  在Solidworks中进行混联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及出工程图,并采用螺旋理论对自由度进行计算,最后对模型进行了干涉分析以优化杆件,最终确定混联机器人的整体模型。  (3)3-TPT混联机器人工作性能分析与仿真  混联机器人建立完成后,对其工作空间以及运动学进行分析,以输出后续用于验证用的三根滚珠丝杠伸出杆的位移、速度、加速度曲线,由这些曲线判定模型的各方面性能。  (4)虚拟样机及环境的建立  将Solidworks中建立的三维软件导入Blender动画软件中,并进行初始位姿的设定,然后通过Blender上的骨骼控制方法,建立相应脚本程序以间接控制混联机器人的运动。  (5)同步控制通讯接口建立  在BGE引擎中对逻辑控制器进行设置后,可以在BGE引擎中对模型进行控制。采用红外和蓝牙控制方法,使Arduino硬件接收到信号后,将信号通过电脑COM端发送到电脑串口,然后通过BGE引擎中的Python程序控制模型的运动,并将实验数据输出。  结论:建立了3-TPT混联机器人虚拟样机并加工出了物理样机,完成了两者之间的同步通讯。
其他文献
利用半导体热电转换性质研制的微型热电制冷器在诸多领域有重要应用,它可以为微电子器件、光电器件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领域急须解决的温度控制问题带来巨人福音。热电制冷
在现有的抗滑桩设计中,一般是把抗滑桩设置于滑面平缓的地段,将嵌固段视为半无限空间,并以此来进行抗滑桩嵌固深度的设计和稳定性计算。当斜坡场地的抗滑桩嵌固段土体由于地形或人工开挖造成嵌固段出现临坡或倾斜地形时,抗滑桩的稳定性会受到相应的影响。对于嵌固段临坡的地形,当抗滑桩嵌固段的临坡距过小,达不到半无限空间状态时,抗滑桩的侧向承载能力就会相应降低。对于嵌固段倾斜的地形,抗滑桩的稳定性会直接受到斜坡地形
计算机硬盘中,磁头磁盘系统是实现数据读写的主要机械部分。为获得较高的信号分辨率并提高硬盘存储密度,必须尽可能降低磁头飞高,目前磁头飞高降低到几个纳米,因此发生头盘撞
目的 对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ERMet)Ⅱ和二甲双胍片(Met)治疗T2DM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比较.方法 本项为多中心、随机、开放、平行对照临床注册研究.经筛查后纳入237例新
航空航天、工程机械、汽车、矿山机械、特征设备等支撑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疲劳破坏直接决定这些设备的使用与效率,所以疲劳寿命分析是机械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常见的疲劳寿命预测分析中,对实际机械系统进行简化,忽视实际工况中的各种随机因素。为此,本文以随机参数的线性机械系统对象,开展振动诱导的疲劳破坏研究,主要研究工作有:(1)针对任意载荷作用下确定参数线性机械系统的强迫振动诱导的疲劳破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