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过去全球变化(PAGES),地质年代是基础,在时、空、物质和动力诸环境演变的基本要素中时间成为关键。只有建立了精确的时间标尺,其它工作的进行才有可能。因此,在进行地学分析的过程中,第一步工作就是建立时间标尺。轨道调谐法是建立时间标尺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利用人工进行轨道调谐确定时间标尺时,具有可操作性差、客观性差、工作量大及很难得到最佳结果等缺陷,对此,余志伟等提出了利用计算机进行调谐的自动轨道调谐方法,很好的解决了人工调谐中存在的问题,目前获得了极为广泛的应用。自动轨道调谐方法对控制点的要求较高,一般需要控制点的数量较多,关键控制点不能缺失,控制点间的沉积速率不能变化太大,否则对调谐标尺的精确性具有较大的影响。
本题是对自动轨道调谐方法的再研究,通过增加APC调谐模式,改变调谐方法与流程,建立自动轨道调谐程序,试图在控制点较少或控制点之间沉积速率出现较大变化时,能够利用自动轨道调谐方法建立更为准确的时间标尺,提高相关地学分析的可靠性,因此具有较大的实用意义。
APC式自动轨道调谐方法是对自动轨道调谐方法的改进,它建立在自动轨道调谐的基础之上的。APC式自动轨道调谐方法增加了利用曲线的峰谷点自动曲线匹配的调谐模式;引入了调谐相关系数信度检验与模糊调谐等方法,突破了调谐相关系数低值稳定瓶颈,可自行定义调谐的顺序与调谐模式,调谐时间标尺更加准确可信。
自动轨道调谐产生的时间标尺的误差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太阳天文辐射量周期与地球轨道三要素周期并非严格对应;地球轨道三要素及太阳辐射量周期长度不稳定;滤波不准确;100/41/21ka三周期不协调;气候延迟不稳定;插值不精确及调谐参数等。通过对以上误差来源进行控制,能够使得调谐时间标尺更加准确,通过检验性调谐,发现APC式自动轨道产生的时间标尺具有很高的准确性。
对兴化二孔自然伽玛数据、粘土含量、及粒度数据进行调谐并进行分析,发现兴化二孔气候代用指标存在明显的100ka、41ka及21ka周期,与深海钻孔数据及宝鸡黄土数据对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