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频率源是现代大型电子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系统的性能有着举足轻重的决定作用。频率合成的理论形成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实质上是一种频率模拟(或数字)计算技术,它通过对振荡源的振荡频率进行加、减、乘、除(混频,倍频、分频等)的方法,获得大量稳定度很高的频率,然后再通过人工的或自动的(程序控制)方法加以控制,实现各种频率变换、合成各种不同的信号。本文对频率合成技术及其应用领域特别是噪声干扰信号的合成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所作的主要工作主要有:1、在回顾频率合成技术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对直接频率合成、间接频率合成和直接数字频率合成的工作原理、性能分析、实现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对近年来迅速发展的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的工作原理、输出特性、杂散性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2、对遮盖性干扰所要求的噪声信号形式、实现方式进行了分析讨论,根据电子对抗特别是雷达电子对抗领域对噪声信号的要求,结合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的特点和优势,首次提出了一种全数字式噪声源的实现方法:以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为硬件基础,采用蒙特卡洛方法产生随机数序列,直接控制DDS的输出幅度、频率或相位,可以分别得到噪声调幅、噪声调频或噪声调相信号。该形式的噪声源具有系统结构简单、生产调试方便、成本低、能够在不改变硬件电路的前提下实现多种调制方式的特点,并且能够实现噪声分布特性的改变。3、随机序列的产生是数字式噪声源的关键,本文对随机序列的产生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对ANSI C语言中的RAND函数进行分析讨论和各种验证,在实际应用中选择该函数产生随机序列。4、根据以上提出的数字式噪声源的基本思想,结合我军雷达部队的实际,完成了某型米波雷达干扰机的设计、制作和现场调试,经实际使用证明全数字噪声源的方法能够产生符合实际需要的噪声干扰,达到了预期的干扰效果,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很高的实际使用价值,该项目获得2006年度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5、针对利用计算机辐射窃取保密信息而导致的泄密事件,同样应用数字噪声源的基本思想,设计完成了内置式计算机干扰器,由其产生0~1000MHz的宽带遮盖性干扰信号遮盖计算机的电磁辐射,达到阻止窃密的效果,该干扰器已经通过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认证中心的军B级认证,并且生产数千套装备部队。6、为充分发挥我军现役米波雷达的技术优势,以DDS技术和数字测频方法为基础设计并调试完成了米波雷达自适应稳定本振系统,解决了数字测频、DDS输出杂散抑制、系统抗干扰等技术难题,较大幅度提高了现役米波雷达的战术技术水平。7、在国家863项目“低成本、高性能真空熔焊封装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究”中利用DDS所具备的高频率分辨率设计了石英晶体振荡器的测试系统,能够精确测出石英晶体谐振阻抗的变化,根据其谐振阻抗变化随真空度变化的原理实现了对MEMS真空封装内部真空度的测量,发现MEMS真空封装内部的真空度并非人们一直认为的就是封装设备真空腔体的真空度,并进一步提出了改进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