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六边形进路充填开采矿山围岩稳定性分析与应用研究

来源 :青岛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y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金属矿山浅部资源锐减,目前可采矿区地质条件复杂,各类地质灾害呈现逐年增加态势。为保证采矿过程中的围岩稳定性,提高开采效率,对金属矿山正六边形进路充填开采方法开展了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将安全系数作为评价指标,分别模拟单矿房和多矿房开挖过程位移场、应力场和塑性区分布规律;将正六边形进路充填开采方法运用于莱芜谷家台铁矿工程中,验证正六边形进路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论文主要取得以下结论:(1)利用单位圆外域到一般形状孔洞的复变函数求其映射函数,求出在弹性条件下的正六边形断面围岩应力解析解,将数值模拟结果与解析解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解析解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考虑在高地应力条件和非高应力条件下矿房两侧和顶板的应力状态,利用FLAC3D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表明,随着围岩级别增大,矿房两侧的应力由拉应力逐渐变成为压应力。(2)考虑埋深、围岩级别和充填体配比影响,对采用正六边形进路充填开采方法的多矿房开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埋深加大、围岩级别降低和充填体配比减小,致使顶板沉降增大,安全系数减小,应力逐渐向两侧转移,塑性区面积也逐渐增加。(3)运用正交试验设计法,选取埋深、围岩级别和充填体配比为试验的3因素,以顶板最大沉降量和塑性区面积作为评价矿房围岩稳定性的指标,共设计9种试验方案。模拟结果表明,围岩级别、埋深和充填体强度影响依次减弱,其中围岩级别为主要影响因素。(4)针对谷家台铁矿目前开采条件与将来铁矿处于高地应力环境下,分别采用相同截面面积与宽高比的正六边形和矩形进路充填开采方法回采矿块,对比两种采矿方法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开采初期应力集中区主要分布在矿石间柱上,开采后期应力主要向间柱两侧的围岩转移,正六边形较矩形进路在限制顶板沉降、应力转移方面有优势,且高地应力环境下,这种优势更明显。
其他文献
地壳中的岩体处于三向应力状态下,因而研究三向应力状态下岩石强度和变形特性,对于岩土工程中采矿、隧洞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在岩体力学及其工程应用中
中国西北地区为世界上黄土最为发育的地区.很多大、中型城市和大型厂矿企业就坐落于黄土场地上.很多土木工程项目正在黄土地区兴建.黄土的主要分布区,又是强震的多发地区,历
本文研究了低掺量短碳纤维在HPC中的应用。运用均匀设计法设计实验,对碳纤维的分散工艺进行了有效研究。通过SPSS统计软件,以力学性能及塌落度为综合指标进行了回归分析,证实了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与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提出了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形式,其主要特点是:柱钢管在梁柱节点区不连通,梁纵向钢筋在节点区可以连续直通,节点
该文在住宅产业化的工程背景下,研究矩形钢管混凝土在多层住宅中的应用.圆钢管混凝土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并有相应的公式,如何用合理的系数来修正圆钢管混凝土公式是得出矩形
预应力空间钢结构包括把预应力技术应用到桁架、网架、网壳等传统空间钢结构形成的杂交结构体系和以索、杆组成的新的张力结构.预应力可以改变空间钢结构的受力状态,提高结构
混凝土结构由于边界效应的影响存在表层性能弱化的现象,对混凝土的耐久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对混凝土的边界效应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图像分析为一个重要的方法,本文
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是结构设计和科研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研究领域,该论文在考察了前人对结构抗震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一幢超高层剪力墙结构进行了结构
近年来,我国对建设资源的需求量急剧增大,然而资源的过度消耗及建筑垃圾的产生对经济、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再生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可以有效地解决建筑垃圾难处理的问
该文试着模拟隔震支座的加载试验过程,对隔震支座的恢复力曲线进行理论分析.铅芯橡胶隔震支座取材方便、隔震性能优越以及经济实用,受到广泛应用,也因此成为该文研究分析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