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士行是北京人艺的著名编剧。过氏戏剧在中国当代戏剧史上独具特色,1997年过士行的“闲人三部曲”全部被搬上舞台,由此奠定了过士行在中国话剧界的地位。目前,过士行的戏剧创作以《坏话一条街》为界,可以分为前后两时期。前期作品模仿林兆华戏剧文本,审视现代人的生存状态,文本充满了寓言气质;后期则开始进行创作的深度转型,通过描绘世间百态,充分显示了自己特立独行的戏剧观和戏剧文本模式,以干预生活的积极姿态去揭露生活中的矛盾,在实践中实现中国先锋实验戏剧的突破和创新。过士行同时也是中国当代剧坛上唯一一位近20多年笔耕不辍,并且成功开辟了系列话剧这一创作实验道路的剧作家。论文分为四大部分,拟主要解决以下问题:第一部分,从戏剧的实验性角度分析过士行戏剧创作。在当今影视风行的时代,过士行以及他的戏剧成就已经成为今天话剧界的一个独特现象,从对过士行戏剧三个阶段的研究成果来看,近几年对过士行剧作的研究,关注的无非只有两个方面,一是戏剧的内容,二是戏剧的形式,其中又以对过士行戏剧内容进行探讨的居多。第一部分主要从近20年来对过士行剧作的研究成果以及创作的时代背景,提出对过士行戏剧实验进行分析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先锋戏剧视戏剧形式为重心,对过士行剧作的研究由文本形式的实验性切入,并进行多视角研究,在对进一步讨论过士行戏剧的纵深度,以及在先锋实验剧在新时期的发展中应如何体现出先锋性,如何在未知中寻求自己的主张和中国式的戏剧观这样的话题下,就显得尤为必要。第二部分,从戏剧文本入手分析过士行戏剧在形式上的实验。以语言游戏和行为符号消解了剧本主体性,主要有仪式性和符号性两大特征,并形成了过氏戏剧文本特有的环形结构。读者体验叙事的目的就是寻找叙述者隐藏在文本背后的意义,特别是研究像过士行这样注重文体实验的作家的文本,探究其文本中透露出来的灵魂意义显得尤为重要。从戏剧文本里的叙事行为出发,在复杂的结构之下可以看到叙事话语中表现出来的仪式性和符号性共同组成了过氏戏剧世界,体现出了过氏戏剧的整体文化心理。第三部分就过氏戏剧中的整体文化心理——关注人的生存状况——进行探究,分别从过士行实验性的叙事视野带有的生态意识、文化意识和场面意识三个方面考察过士行戏剧中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探讨。三种叙事意识相互补充,最终发展成为过氏戏剧独特的“有意味的形式”——过氏戏剧作为可以哲理思考的戏剧而存在,不仅仅是一种观念的演绎或陈述,而是戏剧家对于社会人生,对于人的独到体验和深刻感悟,通过生动的形象、场景和总体意蕴体现出来。不同于人们固有的戏剧观念,过士行在文本叙事中加入的实验意识让所有的人看懂先锋戏剧,从最质朴的叙事中发现最复杂的人性。第四章为总结部分,探讨过士行剧作的价值以及过氏戏剧对中国先锋实验剧未来发展的启示和推动作用。笔者认为,过士行的戏剧创作实验在中国先锋实验戏剧的发展中具有的重要意义,而在当下,过士行的作品还没有被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