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覆盖层上面板堆石坝静动力特性及坝基地震液化研究

来源 :河海大学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qianxiaoji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有着良好的变形适应性和抗震稳定性,非常适合在强震区深厚覆盖层上修建。本文结合深厚覆盖层上斜卡面板堆石坝的设计计算课题,采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法,深入研究了其静动力工作性态,并对坝基粉土质砂液化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提出加固措施的建议。论文主要成果如下。(1)根据斜卡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实际情况,采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法和分级加载技术,详细模拟了该坝的施工过程和蓄水过程。获得了该坝施工期和蓄水期的坝体位移和应力、防渗墙的位移和应力、面板的挠度和应力以及周边缝、面板缝的位移等。计算表明,虽然斜卡面板堆石坝坝址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覆盖层深厚,但坝体的应力和变形,数值在设计可接受的范围之内。说明坝体设计在技术上是合理可行的。(2)根据斜卡面板堆石坝地形地质条件复杂、覆盖层深厚和坝基分布有粉土质砂的特点,采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动力分析方法,建立了坝体的地震反应和地震永久变形的分析模型。详细分析了在设计地震作用下,坝体及其接缝的地震反应特性和一般规律,包括加速度反应、位移反应、应力反应等。计算表明,该坝的动力反应特性和抗震稳定特性,满足设计的要求。(3)研究了粉土质砂振动孔隙水压力的增长模式以及现有评价地震液化的研究成果,研制和开发了粉土质砂地震液化的分析评价程序,并对斜卡坝基粉土质砂的地震液化可能性进行计算分析。成果表明,该坝基在地震烈度为7度时不会发生地震液化,在地震烈度为8.3度时,库区和下游坝脚处表面一些单元发生液化。据此,提出了加固处理措施的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以黄土高原不同地貌类型区流域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分形理论、地貌学、土壤侵蚀学等理论和GIS技术,开展了流域地貌形态分形特征与空间尺度转换研究,取得如下主要结论: (1) 建立
低水头引水工程一般均会遇到泥砂问题,它们或者是坡陡流急山溪性河流上大粒径的推移质,或者是平原河流中的细粒泥砂。因此,在低水头引水工程中,引水问题和排砂问题密切相关。
随着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地需要立在高烈度地震频发地区建设重要建筑物。通过人造地震动时程拟合来获取某些特定工程特性的地震动加速度时程是结构工程领域一项重要的研究课
p53抑癌蛋白在DNA的损伤应答和修复机制中起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超过50%的人类恶性肿瘤中都发现有p53基因的突变而且90%集中于中部的DNA结合结构域处,因此p53作用的主要分子机制是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GnRH)是下丘脑分泌产生的神经激素,它和脑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细胞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刺激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tH)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