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粪便纤维素酶解糖化工艺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song1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对于以玉米和大豆等粮食为原料的第一代生物燃料来说,以稻草、秸秆等植物纤维为原料的纤维素乙醇被称为第二代生物燃料,其最大优势在于避免了“与人争粮、与粮争地”的风险。本文在纤维质原料的选择上独辟蹊径,选择奶牛粪便作为纤维素乙醇化的原料,不仅拓宽了可以利用纤维质原料的范围,而且使废物资源化,为生物能源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对奶牛粪便进行了预处理和酶解糖化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然后对我国目前采用奶牛粪便进行纤维素乙醇化进行效益分析。近年来,我国养殖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甚至成为某些地方的支柱产业。然而,在发展的同时,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未被动物消化吸收的有机物质,对大气、水体、土壤、生物均有危害。近年来,随着集约化养殖规模的不断壮大,牲畜饲料日趋标配化,导致畜禽粪便当中蕴含着丰富的纤维质原料,如果对这部分纤维质原料进行酶解发酵,不仅实现了废物利用,创造了价值,而且也减少了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是治理畜禽粪便一条新道路。本文以污染生态学的理论为基础,选取了比较能代表集约化养殖特点的畜禽粪便-奶牛粪便作为纤维质原料,进行预处理及酶解糖化,以期进一步达到乙醇化应用的目的。对奶牛粪便预处理试验研究表明:温度、时间、酸碱浓度、底物浓度对酸预处理的影响要远远大于碱预处理。经正交试验得出,碱石灰不适合作为奶牛粪便预处理的试剂;最佳工艺条件为2%HCl、2.5h、温度125℃、基质浓度为45g·L-1。对奶牛粪便酶解试验研究表明:温度、时间、pH值、基质浓度、酶用量都会对酶解糖化产生影响。酶解糖化最佳工艺条件为: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5℃,酶用量0.1mg/g,底物浓度1.5g/L,pH值4.8。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酶解温度>pH值>酶用量>底物浓度。通过对奶牛粪便纤维素酶解糖化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分析,可以得出奶牛粪便作为纤维质乙醇化的原料不仅拓宽了传统意义上的原料范围,而且符合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
其他文献
《喜马拉雅之光》创作于2013年,是叶小纲近年优秀的交响乐作品,为男高音、男童高音、筝、合唱与乐队而作。美国作曲家与评论家弗兰克.J.奥特来评价这部作品是以西藏为主题的作品中最恢宏的一部。本文主要对作品音高组织进行具体分析,试图揭示出叶小纲在《喜马拉雅之光》的创作中是如何在吸收中国传统音乐元素的同时,与现代创作技法相结合,从而形成自己个性化的创作风格。本文共有五章:第一章是叶小纲的创作理念以及《喜
<正>汽车自1886年1月29日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风风雨雨的一百三十多年。从卡尔·本茨造出的第一辆三轮汽车以每小时18公里的速度,跑到现在,竟然诞生了从速度为零到加速到100
制备了钴(Ⅱ)邻菲咯啉、8-羟基喹啉配合物/Y型分子筛;利用元素分析、TG-DTA、SEM、UV-Vis、BET及XRD等方法确定了分子筛笼中金属配合物的生成及其晶体结构;考察了实验参数对苯酚转化率及产物选择性的影响。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资源消长量的大小与水旱灾害发生的频率以及危害程度有着十分明显的因果关系,在防灾减灾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2010年我国西南特大旱
<正> 根据粮农组织的专家估计,最近几十年,兔肉将在人类食品中显著增加。 上述预测的主要根据是:兔肉营养价值高(同牛肉、猪肉和羊肉比较,兔肉蛋白质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同
期刊
韩国的政治变迁在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中引人注目。本文将观察视角放在市民社会兴起的背景下 ,考察了韩国政治变迁的历史进程 ,探讨了影响政治转型的诸多因素 ,并进而分析了在后
以SF民机转包生产商为案例研究对象,探讨航空复杂产品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特征、原因和核心企业创新的轨迹。通过对该企业的案例研究发现,以民机转包生产商为核心企业的复杂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