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一种新型的无损伤、非侵入、高分辨率的光学扫描技术,能够对多种生物体组织内部进行在体成像。随着时间的发展,现在的OCT技术可以在不接触患者的情况下对患者组织内部进行实时的二维甚至三维成像。因此,近年来在医学成像领域取得了较大范围应用。扫频OCT(Swept Source OCT,SS-OCT)是傅里叶域相干层析系统(Fourier domain OCT,FD-OCT)的的一种,其最大特点是使用了扫频光源和采用了点探测的方式。扫频光源是扫频OCT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扫频光源的各项参数指标决定了OCT系统所能达到的技术指标上限。为了得到性能更好的扫频光源,本论文搭建了两种采用不同调谐滤波器的1.3μm波段的扫频光源进行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进展如下:1.搭建了一个1.3μm波段基于光栅/多面转镜调谐滤波器的短腔扫频光源。光栅/多面转镜调谐扫频滤波器采用了利特罗结构,自由光谱范围达到132nm。之后搭建了两种不同结构的1.3μm短腔扫频光源,所得光源的光强分别为6mW和0.184mW,扫频范围分别为110nm和50nm,扫频速度分别为45kHz和36kHz。之后利用光的四波混频效应设计了一种新的扫频光源搭建结构,可以将光源的输出功率提高到9.9mW,将扫描范围提高到120nm左右,此时扫频激光扫频速度为45kHz。2.采用了傅里叶域锁模(Fourier-domain Mode-locking,FDML)技术,搭建了两种不同结构的1.3μm波段基于光栅/多面转镜调谐滤波器的长腔FDML扫频光源。一种是常规的环形腔结构,谐振腔长度为4km,生成激光功率为9.9mW,扫频范围为128nm,扫频速度可以达到51kHz。另一种是利用了光的四波混频效应,谐振腔的长度为6km。光在光延迟线中对向传播,由于光的非线性效应,导致生成激光的扫频范围得到拓宽,扫频范围上升为130nm,但是由于腔长变长,光的损耗变大,所以激光功率下降为8mW,生成激光扫频速度降为34kHz。3.搭建了两个1.3μm波段基于法布里珀罗调谐滤波器的长腔FDML扫频激光光源,谐振腔长度分别为9.4km和4km,扫频速度分别为42kHz和100 kHz,生成激光扫频范围分别是80nm和26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