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运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逐渐成为国际环保组织讨论的焦点问题。国际海事组织早在2015年就出台“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附则Ⅵ”规定在北美、北海、波罗的海等海域划设硫排放控制区来限制船用燃油的含硫质量分数。而在燃油价格持续走高的今天,船公司为了能够在短期内达到硫排放控制区的通航要求,就必须使用价格昂贵的低硫燃油作为燃料,从而增加了航运成本。同时国际海事组织也在硫排放控制区以外航段出台了海运碳排放环境税,这些无疑是让更多的船公司面临更加艰难的营运环境,而船舶燃料消耗量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都和船舶航速的三次方密切相关,这就导致航速越快的集装箱船舶必须付出更多的二氧化碳排放成本。船舶公司必须制定一整套合理的航速选择方案,以应对国际环保组织的新要求,同时不断降低成本,保证企业的持续经营。本文从集装箱班轮货运公司的视角出发,选取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的三条经过硫排放控制区的国际航线与三种不同船型的集装箱货运船,在研究期内将三种集装箱船舶分别投入到亚欧航线、中欧航线与中美航线进行分析,以船公司年运营成本最低和年碳排放量最少为目标建立航线运营模型,决策变量为在硫排放控制区以内海域的低航速与在硫排放控制区以外海域的经济性航速,结合MATLAB编写遗传算法求解最优方案。结果表明:在硫排放控制区背景下,集装箱船舶可通过减速最大限度的减少总成本,同时也会排放更多的CO2,综合考虑船公司在控制区内低速航行,区外采用经济航速航行的策略将会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平衡。对硫排放控制区的距离及碳税进行灵敏度分析进一步验证策略的优越性,可为船公司的决策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