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唆犯的性质及处罚根据

来源 :西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na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唆犯的性质和处罚根据研究是国外刑法学界尤其是以德国、日本为代表的大陆刑法体系国家刑法学者所热衷讨论的问题。我国大陆刑法学界自五柳村教授等刑法学家提出教唆犯二重性说以来,在教唆犯的性质与处罚根据上也开始进行热烈讨论。总览目前学界所出成果,在教唆犯的性质和处罚根据上虽然观点林立,但并不深入。于此,笔者寻探检讨之。本文行文5万余字,由三章内容构成。文章第一章为教唆犯概述,主要运用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阐述了教唆犯理论在国内外的历史流变,在此基础上准确界定教唆犯的概念,论述教唆犯成立的四大条件:教唆对象、教唆行为、教唆故意和被教唆者实行犯罪。文章第二章从德日刑法理论关于教唆犯从属性说与独立性说的理论缘起,以及现在独立性说的式微,得出了从属性说通化的合理性。针对我国教唆犯属性之争,我国教唆犯独立性说和二重性说在立论根基、论证过程、所得出的逻辑结论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而教唆犯实行从属性说恰好在立论根基上符合客观主义刑法立场的要求,在论证过程上将客观主义刑法立场一以贯之,在逻辑结论上不会导致轻罪重罚或不当扩大和缩小处罚等处罚不公的现象。同时,根据实质解释,我国刑法第29条完全可以为教唆犯从属性说找到立法根据。文章第三章首先分析教唆犯处罚根据的研究现状,明确我国引入德国、日本刑法理论中教唆犯处罚根据相关理论进行探讨的必要性。然后分析责任共犯论、违法共犯论与因果共犯论以及因果共犯论内部的纯粹惹起说、修正惹起说、混合惹起说。通过比较得出,结果无价值论型的混合惹起说具有妥当性,在基本立场上符合客观主义刑法的要求,在如教唆他人杀害自己而未遂等特殊案例上所得出的结论也最为合理。从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来考虑,结果无价值论型的混合惹起说更符合我国的立法要求,更能有效指导我国司法实践。
其他文献
行政成本是政府组织在履行政府职能即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生产公共产品的活动过程中投入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它主要由人力成本、公务成本和设施成本构成。20世纪80年代以来
基于探索中墨商业秘密保护法律制度比较研究领域部分空白,为我国投资墨西哥的企业、个人与相关领域研究者提供一些关于墨西哥商业秘密法律制度方面资料的考虑,本文以民商法、
在中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时有发生是有着复杂的法律因素和社会心理背景的。从立法的角度而言,对构成内幕交易要素的内幕人、内幕信息和内幕交易行为的认定,在现行的法律法规框架
关于“致人死亡”,各国刑法中几乎都有相关的立法规定,但是由于各国法律文化传统和理论研究等方面的不同,各自的规定又有较大差异。从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来看,目前我国刑法对
随着中国法治进程的推进,法律体系日益完善,也开始引发一系列的思考,最为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法律规范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很多法律规范不能有效运作,法律规避的现象时有发
摘 要:美国黑人运动中,马尔科姆·爱克斯主张黑人与白人分离,分而治之,实现自治。但是这一主张既得不到白人的支持,也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而且大多数美国黑人也不愿走分离主义道路,因而这一主张是行不通的。  关键词:马尔科姆·爱克斯;分离主义;黑人运动  马尔科姆·爱克斯(Malcolm X)(1925—1965),原名马尔科姆·利特尔,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时期的黑人民族主义领袖。他以其犀利的
从清末立宪修律到南京国民政府的资产阶级的宪政原则和宪政制度,从文革时期的法律虚无化到社会主义法制迅速恢复和蓬勃发展,中国的法制建设近百年的历程迂回曲折、跌宕起伏。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