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关系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_ch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共产国际(又称第三国际)自1919年3月成立到1943年6月解散,领导世界各国工人党(共产党)进行了24年之久的世界革命。而中国共产党于1922年7月加入共产国际,接受共产国际的领导长达21年,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深远,中国革命无论成功还是遭受挫折都与共产国际的决策与指导是分不开的。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关系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党史研究的重要领域,特别是抗日战争期间两者的关系又是整个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关系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笔者在参考已经公布的档案资料基础上,借鉴学术界已取得的成果,对抗战时期共产国际给予中国共产党的指导与援助、共产国际在指导中出现的失误、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分歧及原因等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客观、公正的评价了抗战时期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随着中国共产党的不断成熟,能够根据中国的具体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共产国际的政策,做到既尊重共产国际又不盲从于共产国际,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深入总结抗战时期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关系的历史经验、历史启示,可以为处理当今复杂的国际关系提供指导和借鉴作用。
其他文献
在普通高中近两年的见习和实习中,我深深地感到高中美术目前的教学方式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以及大量的来自现实、网络的视听信息和文字信息的充斥,极大地拓展了学生视野,同时
小说《朗读者》通过“朗读”这个独特的视角,书写了小说主人公米夏·伯格和汉娜·施密茨之间的不伦之恋。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突出“朗读”在《朗读者》这部小说中的隐喻作用,
目的对12月龄内婴儿进行社会性反应评估,追踪至18月龄再对其进行孤独症样行为(SAT)评估。分析评价婴儿期的社会性反应特征与18月龄幼儿SAT的关联性,同时为SAT早期筛查工具的研究
本文是对蒙元时期(1206-1368)约一个半世纪的诗序的整理与研究。简言之,“诗序”是指依附于或关联着诗歌的序文。它是以《毛诗序》为源头,逐渐与诗歌创作活动结合(关联)在一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是我国调结构、转方式、促增长背景下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本文基于城乡一体化相关理论,在综合运用区域与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制度经
<正>依法执政是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依法行政的重点在于约束和监督行政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构建纠正违法行政行为的新常态。一、强化对行政权的监督是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正>《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3号—业务外包》所称的业务外包,是指企业利用专业化分工优势,将日常经营中的部分业务委托给本企业以外的专业服务机构或经济组织(以下简称承
背景:急性胰腺炎(AP)是一种发病机制复杂,病情凶险的急腹症,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M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轻型预后良好,多数有自限性,SAP病死率为10%~25%,
章太炎在中国近代史上所扮演的角色是重要且多重的,集思想家、革命家、国学大师于一身,其思想特质兼具儒、释、道各家哲学之厚实基础,不时佐以西学相互徵验,在清末民初的动荡时局
CBA自1995-1996赛季开始引进外援,从开始第一年只引进一名外援,发展到今天每年近50名外援,前后共有540位左右外籍球员参加了CBA联赛,使联赛聚焦了更多人的关注,吸引了很多的赞助,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