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门河近岸植被物种多样性及优势种群生态位的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abc000123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辽河源头河水的性质、植被的稳定状态将直接影响河流下游的生态环境,因此对辽河源头近岸植被的多样性研究对保护辽河的植物多样性、防止水土流失、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在对辽河流域关门河关门砬子水库入库河口区至河流源头不同地段野外样方调查的基础上,通过计算多样性测度指标(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Patrick丰富度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生态位测度指标(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分析关门河关门砬子水库入库河口区垂直于河岸线方向物种多样性变化和关门河平行于河岸线方向近岸植被物种多样性变化以及优势种群的生态位,为辽河源头近岸植被保护、防止水土流失、维持生态系统平衡提供支持。研究结果表明:  ①河口区垂直于河岸线方向从水体到岸上高地浮萍群落、黑三棱-水葱群落、水蓼-荩草-野稗群落和蒙古栎-胡桃楸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呈增加的趋势;优势度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浮萍群落物种多样性最低。  ②不同地段近岸植被水蓼-荩草-野稗群落、珍珠梅-龙牙草群落、珍珠梅-杂草群落和胡桃楸-蒙古栎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优势度与之相反;河流中部珍珠梅-龙牙草群落和珍珠梅-杂草群落的多样性最低。  ③辽河流域关门河近岸植被优势种群生态位宽度表现为:在乔木中,胡桃楸(0.467)、蒙古栎(0.345)、色木槭(0.301)的生态位宽度最大。但是,如果从科的角度来看,槭树科植物的生态位宽度较大。在灌木中,珍珠梅(0.329)生态位宽度明显高于其他树种。在草本植物中,岸上较干燥区的山尖子(0.477)、龙牙草(0.440)和野大豆(0.445)的生态位宽度最大。其次是生长在周期性被水淹没区的黑三棱(0.395)、水葱(0.384)、水蓼(0.314)、浮萍(0.311)和野稗(0.304)的生态位宽度和低湿地区的荩草(0.288)、大车前(0.258)、狗尾草(0.253)、芦苇(0.244)、羊草(0.242)和香蒲(0.223)的生态位宽度。  ④辽河流域关门河近岸植被优势种群生态位重叠表现为如下特征:关门河近岸植被优势种群生态位重叠整体不高。在乔木中,大于0.1的有2对,分别是胡桃楸与色木槭(0.142)和胡桃楸与蒙古栎(0.108);如果从科的角度来看,槭树科植物的生态重叠度较大,但是重叠值偏小。在灌木中,生态位重叠均小于0.1,生态位重叠最大的是珍珠梅和悬钩子(0.018)。在草本植物中,对环境具有相似要求的物种生态位重叠较大,最大的是黑三棱和水葱(0.292)、黑三棱和浮萍(0.176)、水蓼和荩草(0.174);其次是浮萍和水葱(0.169)、水蓼和野稗(0.153)、荩草和野稗(0.153)重叠值也较大。  综合以上结论,辽河源头河段中部及其河岸近水体的植物物种多样性低。因此,加强对源头河段中部及其河岸近水体的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是保护辽河的植物多样性、防止水土流失、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措施。
其他文献
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是蛋白质执行其生物学功能的分子基础,研究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可以提高我们对代谢调控和生理过程的认识和理解。目前所采用的研究蛋白相互作用的方法包括酵母双
本研究通过人工气候箱中模拟天山云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条件,在对天山云杉凋落物和针叶水提取物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物进行生物测定的基础上,采用柱层析分离、GC-MS-
CO在哺乳动物研究中被认为是一种调控一系列生理过程的重要内源气体信号分子,并且这些调控过程往往是通过NO信号来介导,但CO在植物逆境响应方面研究还比较少。本研究发现150 mM NaCl胁迫以时间进程方式诱导了小麦幼苗根部CO合成酶-血红素加氧酶(HO EC 1.14.99.3)活性上升并导致内源CO含量增加。继而用外源CO处理来模拟内源CO的变化,我们发现外源50%饱和溶液与150 mM NaC
异柠檬酸脱氢酶在三羧酸循环循环中是一个重要的限速酶,是研究蛋白质功能关系以及酶的催化与调节机制的最佳模型。本试验通过人工合成樟子松与褐环乳牛肝菌外生菌根共生体系,首
天葵是毛茛科天葵属多年生草本,主要以地下部分入药,是一种常用的药用植物资源。本文对天葵幼苗和成年植株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以及花器官的发育规律进行研究,获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天葵为异面叶。茎的初生结构与一般双子叶植物相同,但其维管束较少,髓部发达。根的初生结构中皮层极发达,为二原型,次生结构中次生韧皮部较发达。(2)天葵幼苗为木兰型,过渡区位于下胚轴下部。子叶和初生叶的维管束较小,初生叶有栅栏组
学位
目前在根瘤菌这一类能与豆科植物结瘤固氮的细菌中发现的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绝大多数为酰基高丝氨酸内酯类化合物。根瘤菌的群体感应系统在其与宿主豆科植物成功建立共生关系的
盐害是导致农作物减产的主要因素,培育耐盐转基因作物是一个快速有效的解决方法,但缺乏有效的目的基因是限制植物耐盐基因工程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论文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寻找
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Mart.) Griseb.]是一种原产于南美洲的苋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目前在许多地方已经成为一种危害十分严重的外来入侵植物。该植物在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