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优秀人才、改进差生的学业不良一直是学校教育非常重视的现实问题。前期调查表明中学优生与差生的重要区别是优生具有非常明确的学习目标,差生则胸无大志。目标设置对个人成才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国内外对目标设置做过许多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成果。但对优生的目标设置特性的研究还缺乏系统的、专门的探讨。本文注重理论与实证相结合,采用多方法取向对中学优生的目标设置状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在文献综述基础上,采取三种研究方法对中学优生的目标设置特性进行了探讨,力图把握中学优生目标设置的特点、作用机制和发展规律,探讨目标设置与绩效之间的复杂关系,寻求培训中学生目标设置的有效途径。 本文获得了以下结论: (1) 中学优生目标设置的认知特性水平总体较高,且随年级呈现一定的变化。低年级比高年级的认知特性水平相对较高。中学优生目标设置的认知特性水平存在性别差异。男生好于女生。 (2) 中学优生的目标设置类型是以过程目标为主,以结果目标为辅的,即中学优生设置的目标主要是以掌握某些知识、学习策略和技能等方面的目标(短期),并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趋近结果目标的(长期),是两种目标类型的内在统一。 (3) 中学优生的目标设置方式是以理性模型为主,以渐进适应模型为辅的,即中学优生是以自身能力的评估,并参照过去成绩来设置其学习目标的,是二者的内在统一。 (4) 中学优差生在目标设置的效果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简单的任务上,明确目标与不明确目标之间都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在复杂的任务上,明确目标与不明确目标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中学优差生完成目标的时间(反应时)随着准确率的提高而出现一定的规律性。 (5) 中学优生的目标设置是有一定效果的。 (6) 对中学生进行目标设置的培训,提供合理建议,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