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赣州城市空间由增量发展逐渐转向存量挖掘,姚衙前历史文化街区历经明清至今数百年历史,保护价值大,其作为赣州城市传统文化延续与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承接古今与延续未来的“活化石”,见证城市的发展进程,重塑历史文化街区活力对城市发展至关重要。姚衙前历史文化街区情况复杂,街区内的多层现代建筑,破坏了街区的历史风貌,大量的传统民居质量差、房屋产权构成复杂、基础设施落后、居住其中的人们收入水平低、城市功能转移等问题导致了街区衰败、原真性文化流失、活力丧失成为不争的事实,街区面临既要保护又要更新的双重问题。如何在做好姚衙前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的同时复苏街区自身活力,使其融入城市发展中,为赣州古城发展注入活力,是我们面临的重要命题。纵观国内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实践,自上世纪末起,经历了大拆大建及仿古的粗暴阶段,正逐渐走向成熟与理性,小规模、渐进可持续的模式逐渐被接纳,大量的理论研究及保护与更新实践,使历史文化街区从单一保护向综合性、多元化更新方向发展,探索具有可行性及实效性的保护与更新策略具有现实意义。“城市触媒”作为一种城市设计理论,具有策略性指导价值,旨在强调不改变自身属性的前提下,策略性的引入新元素,通过小规模的触媒反应辐射更大圈层触媒反应,形成连锁效应,从而促进整个区域活力发展。本文将城市触媒理论引入到姚衙前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实践中,通过解读城市触媒理论相关内容,归纳其作用原理与特征,通过国内外案例分析印证该理论的实用性及引入历史文化街区的可行性,基于这些研究构建完整的触媒应用策略;深入解析姚衙前历史文化街区的现状概况,分析并总结现状问题,将触媒策略应用于姚衙前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实例中,从策略性指导设计到实施阶段反馈追踪,作为一种新的策略应用尝试,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研究提供经验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