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12诱导肝癌细胞发生自噬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baob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IL-12对肝癌细胞Hep-G2和SMMC-7721自噬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IL-12作用于肝癌细胞后,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台盼蓝染色检测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ting、免疫荧光及电镜观察细胞自噬水平的改变;siRNA沉默Beclin1基因,检测细胞存活率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及其下游分子STAT3的磷酸化水平变化;使用STAT3特异性抑制剂Stattic和siRNA抑制STAT3的活性,以及AKT的激活剂IGF-1活化AKT,观察其对IL-12诱导的细胞自噬情况的影响。结果:IL-12作用后肝癌细胞内自噬小体数目、LC3和Beclin-1的表达水平都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IL-12能够抑制肝癌细胞增殖,降低其存活率(p<0.05);siRNA沉默Beclin1基因后,与IL-12组相比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IL-12处理后p-AKT、p-mTOR和p-STAT3磷酸化水平都显著降低;Stattic和siSTAT3预处理可增强IL-12诱导的细胞自噬,而IGF-1预处理后,IL-12诱导的细胞自噬减弱。结论:IL-12可诱导肝癌细胞发生自噬,并由此减弱IL-12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其诱导自噬的机制可能与抑制STAT3信号通路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 建立离子色谱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F-,Cl-,SO42-,NO3-含量的方法。方法 选用KOH为淋洗液,流速1.0 m L/min,进样量25.0μL,一次进样同时测定四种离子,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
<正>今年,是文化产业交流会举办的第三个年头。如何促进拍卖市场和相关业态之间深度合作,促进拍卖市场各个环节、各个产业之间相互融合,提升拍卖行业核心竞争力是本次会议的
研究背景与目的:骨肉瘤作为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好发于10-20岁的青少年,其恶性程度高、易发生转移及较高的死亡率等特点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自80
<正>200年前法国朱利安(Marc-Antonie Jullian,1775—1848)撰写的《关于比较教育的工作纲要和初步意见》一书出版,学界以此为比较教育诞生的标志。其实比较教育作为一门教育
目的研究狗蚁草乙酸乙酯提取物对CCl4和D-Dal N所致的两种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给予各组小鼠相应药物灌胃给药10 d,分别用CCl4和D-Dal N造成两种急性肝损伤小鼠模
<正>3D打印机曾用于制造一些机械零部件和小玩具,但是日前工程师使用该技术建造了一个完整交通工具——能够真实飞行的塑料无人飞机。这个飞机是由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工程系学
我国医疗保障发展尚处在较低阶段,城乡居民重大疾病的医疗费用负担沉重。一些地区先后进行大病医保探索,涌现出太仓、江阴、玉溪和楚雄等典型模式。本文通过分析这四种典型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