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射箭史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28次 | 上传用户:lingling8505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射箭是最古老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它起源于远古人类进行狩猎和保卫自身安全的需要。射箭的发明是人类从爬行进化到直立行走以来非常重要的一次飞跃,也是人类发展历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标志着人类具备了将简单工具改革成复合工具的能力,是人类开始改变自身命运、主动与大自然抗争、求得生存与发展的最伟大成就之一,后来射箭更是成为历时几千年的冷兵器时代重要武器之一。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数千年来经历着民族变迁、交融和朝代更迭,以致战争频发甚至连年征战。在近代火药武器诞生以前的冷兵器时代,弓箭一直是战争中的决定性武器。不仅如此,射箭也是古代中国重要的教育手段以及传播最广、参与者最多的体育项目,后来又衍生出娱乐等功能,形成了一个以“射”为中心的中国古代射箭多元文化体系。本文以中国古代射箭发展史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系统论研究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试图通过对珍贵史料的整理与分析,归纳出中国古代射箭的发展历程,并探寻其发展规律。研究结论认为:第一,中国古代射箭的源起可以追溯到史前社会,这是一段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只能依靠后人撰写的神话和传说对其进行了解。世界上大多数民族的文化发展都起源于关于神灵的故事,这是因为早期人类在大自然面前那种无助,使得他们将对美好未来的希望寄托在神灵的保佑和庇护下。在中国古代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中,也就有了般这样的弓箭始创者,还有羿、逢蒙、甘蝇、飞卫、纪昌这样的优秀射手,他们面对困难毫不退缩、勇往直前,终于成为射箭技艺精湛的英雄人物,用弓箭征服自然、造福人类。在我国的考古学家不懈的努力下,在20世纪60年代有了重大考古发现,他们用一枚目前发现的最早石镞实物将当前能够确定的中国古代射箭史提前到了距今约2.8万年以前,这充分证明我们的祖先是全世界最早掌握了射箭运动技术的群体之一,但没有证据能证明这就是我国古代射箭运动史的开端,相关文物的考古和挖掘一直在进行中,史前这段中国射箭史留给体育史研究非常大的空间和可能性。第二,中国是有着几千年文明史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以礼乐为制度,以礼乐教化为思想核心,以道德礼仪为主要特征。射箭被古人视为“男子之事”,射礼是古代男子进行射箭时的一种礼仪。中国古代射礼兴盛于西周时期,射礼上的射箭比赛具备了包括比赛目的意义、比赛时间、比赛场地、参加人员、比赛规则与方法、奖惩规则等现代体育竞赛的基本要素,完全可以说就是一个完整、规范的体育运动竞赛。而且由于比赛中有着严格的礼仪规范,西周射礼中的射箭比赛非常好的体现出“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赛出风格、赛出水平”的竞技运动宗旨和目标。在“百家争鸣”、思想文化辉煌的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都非常关注射箭,提出了很多先进的射箭思想,并运用于教育、政治、军事等多个领域,产生了较为深远的社会影响。《考工记》将先秦时期弓箭制作技艺用文字和图像的形式非常完美地展现在今人面前,尽管有些技艺已经失传,但大多数制作程序、方法和技艺得以保存并流传至今。射箭技术技能的提高,除了需要射手进行严格的身体训练以外,弓箭的质量也会影响技术技能。反过来说,射箭技术技能的发挥也需要有较高的弓箭制作质量予以保证。由此,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了射箭的发展。正是射礼、射箭思想、弓箭制作的多元发展使得先秦时期的射箭得到普及和发展,使中国古代射箭进入早熟。第三,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秦朝以后,中国社会由奴隶制社会进入到封建社会,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转折点,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秦汉三国时期,射箭的形式丰富多样,并走向世俗化。弓射、弋射、弩射出现在兵马俑墓葬、画像石、汉赋、汉简中,反映出射术在社会各个阶层逐渐普及,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可、接纳和崇尚。而高超的青铜箭镞和弩机制作水平以及各种射箭理论的总结,则显示出秦汉三国时期射术的逐步提高。该时期,射箭作为军事训练的重要手段,得到了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秋射”比赛作为一种军事训练手段,在促进边塞防御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由于重文轻武思想开始出现,射箭的娱乐功能得到发展。魏晋南北朝还出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奖杯赛”,或许正是当今竞技比赛中“奖杯赛”的萌芽。第四,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政权更迭频繁、分裂割据、充斥着苦难的时代,社会的急剧动荡使人口发生了南北大迁移,促进了南北文化大融合,推动了射箭大发展,在北方女性的影响下,南方女子也逐渐参与到射箭运动中,带来了女子射箭运动的兴起。政局的动荡不稳带来了军事射箭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很多善擅长射的大英雄。该阶段虽然社会极度不稳定,但娱乐射箭依然盛行,“宴射”“赌射”等射箭比赛形式开始风靡,不仅是射箭形式得到了发展,而且射箭对当时社会娱乐活动内容和形式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家族传承的兴起,在家族教育的推动下,家族式习射活动蓬勃发展,促进了射箭的发展,两晋南北射箭也迈向了特色发展的道路。第五,国力强盛、经济发达的唐宋时期非常重视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人才选拔与培养制度,并将射箭纳入到其人才选拔与培养体系之中。在唐宋武举制中,射箭是考试的主要内容,颇有“以射选材”的意思,并设立“武学”培养军事人才。在唐宋军事训练中,射箭是主要的训练手段和内容。习射之风不仅在官方盛行,而且在民间也逐步兴起。边境上的百姓自发结社,组建“弓箭社”,这是一个相当于专业射箭运动员的训练机构。此外,唐宋时期女子射箭得到了空前发展,射箭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休闲色彩较为浓厚,并出现了《九射格》等射箭游戏,射箭技术理论著作十分丰富,体现出唐宋时期射箭的多元化发展特征。第六,元明清是一个特殊时期,元朝是由蒙古人统治的,蒙古人是游牧民族出生,他们生性爱好射箭,也善于射箭。元朝建国以后,射箭受到统治者的高度重视,他们擅长与提倡骑射,尤其重视狩猎活动。但是由于游牧民族自身文明程度不高,这使得他们对文化不是很重视,射礼文化在元朝被中断,并且由于限制汉人习武,武举制在元朝也被终止。明朝作为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创立的封建王朝,是科举制的鼎盛时期,恢复并举行了武举考试,射箭亦是武举考试的主要内容,弓箭制作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发展。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以后,十分积极恢复射礼文化,制定了专门的大射礼礼制。随着满族人骑马射箭闯进关内,以“国语骑射”为立国根本的清朝统治者重视习射并善射,将“木兰秋狝”定为恒制。武举制在清朝达到了兴盛,射箭是其主要考核内容,弓箭的制作水平不断提高并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但是与元朝同样是游牧民族统治者,清朝皇帝也不重视射礼文化,射礼在清朝逐渐消亡。因此,射礼文化在元明清三个时期从消亡到复兴到再度消亡,呈现出不同的发展道路。总的来说,同很多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一样,中国古代射箭也经历了一个从发生、发展到成熟及至最后逐渐弱化的历史进程。在中国古代朝代频繁更迭、民族变迁融合的过程中,弓箭所占据的社会历史地位和历史文化意义虽有着高、低、轻、重的不同,但是在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下,原本较为单一的满足基本生存需求功能的射箭,逐渐衍变为具有军事、娱乐、礼仪、教育、民俗等多种功能的社会文化形式。在几千年的中国古代文明积淀中,逐渐形成了以“射”为核心的中国古代射箭多元文化体系,丰富了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古代多文化冲击与交融的结晶与财富,更是中国古代体育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就经济发展模式开展了创新改革。金融业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进行了关于增值税内容的创新改革。我国金融业的相关税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领先用户参与制造商创新对提升供应链整体利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利用消费者效用函数识别了领先用户需求的基础上,构建集中决策模型、分散决策模型和收益共享契约供应链模型
当前,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的扩建,建筑能耗问题愈发严重。在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背景下,由于各类不可再生资源消耗巨大,环境问题突出,因此,建筑能耗的节能减排工作势在必行。本文设计一个能耗监控系统,对建筑的能耗数据进行实时监控与预测,为节能减排工作提供参考指南,从而达到绿色环保的目的。本文开发了一个适用于大多数建筑的综合能耗监测与控制系统。主要工作如下:首先对系统进行需求分析,确立系统设计方案
为实现实时无损快速预测鲜烟叶的品质生化组分、筛选估算生化组分最佳的方法,使用ASDFieldspecFR2500对烤烟成熟鲜烟叶进行了反射率、透射率光谱测定和常规生化组分分析。对
在对过程控制实验装置上某一液位测量信号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兼顾平滑性和准确性的滤波性能指标。应用该指标分别编写了查询一阶惯性滤波法、中位值滤波法和平均值滤波法的
简述了全回转套管钻机国内外研究现状,通过对全套管灌注桩施工流程的描述,分析归纳了全套管钻进的机理和特点。详细阐述了QHZ-2000全回转套管钻机的设计结构、参数以及钻机设
<正>失眠,是一份包装丑陋的礼物在职场上打拼的人,在面对工作压力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有失眠的经历。但是有的人只不过会偶尔失眠一次,有的人却会长期遭受失眠的压力。如果你
简要介绍锻压行业在国民经济生产中的作用;设备构成;以及锻压件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前景。
为学而教是中国教学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教师的教学研究如何通过聚焦学生学习为课堂转型提供支撑亟需方法论层面的探索。以学习为中心的课例研究模式历时十年,先后经历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