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三七混剂对PHG大鼠胃黏膜NOS及ET-1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 :陕西中医学院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zzxx_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白芨三七混剂对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大鼠模型胃黏膜NOS(以扩张胃粘膜血管为主)及ET-1(以收缩门静脉为主)的影响变化,探讨白芨三七混剂在治疗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以及促进胃黏膜愈合的作用机制,为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的中医治疗进一步提供客观的理论论据。   方法:健康SD大鼠40只,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A,B,C,D四组,A组(n=10):对照组;B组(n=10):模型对照组;C组(n=10):白芨三七混剂治疗实验组;D组(n=10):云南白药治疗实验组。其中B、C、D三组均采用一期门静脉缩窄+左肾上腺静脉结扎法复制大鼠门静脉高压性胃病模型;A组即为假手术组(对照组)。造模2周后随机自A、B两组各选取1只大鼠处死后,取胃黏膜组织行HE染色,镜下观察手术组大鼠胃黏膜及黏膜下血管明显增生扩张,示模型制备成功。C组每日白芨三七混剂灌胃1次,D组每日云南白药灌胃1次,连用14天。A、B两组大鼠每日蒸馏水灌胃1次,连用14天后,将全部实验大鼠处死,取胃黏膜标本进行一氧化氮合酶(NOS)和内皮素1(ET-1)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并将各组的结果进行组间统计学分析。   结果:白芨三七混剂与云南白药均可以降低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大鼠胃黏膜中NOS和ET-1的表达(均与B组比较,P<0.01);白芨三七混剂与云南白药在降低ET-1的表达无明显差异,但白芨三七混剂与云南白药在降低NOS的表达有明显差异(P﹤0.05)。模型对照组大鼠胃黏膜中NOS和ET-1的表达比对照组明显高(P﹤0.01)。   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白芨三七混剂可明显降低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大鼠胃黏膜中NOS和ET-1的表达,降低门静脉压力,缓解胃粘膜淤血;胃及胃黏膜下血管收缩,促使胃黏膜出血停止,胃黏膜愈合加速,可能是治疗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的作用机制之一。
其他文献
提出依据行业标准JB/T 2300-2011进行回转支承选型计算的新方法.将回转支承4个系列中的主参数和数据曲线编制成数据库及计算机可视化选型软件,方便回转支承的选型计算.该方法
目的:  检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程中Treg/Th17平衡变化和Toll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对SAP病生理过程的影响,以及大黄素的治疗效应。分析TLR4信号通路是否可通过影响Treg/Th17平
目的:探讨通过不同给药时间段及不同给药途径给药,恩度(Endostar)对氧致鼠视网膜血管增殖性病变的治疗作用。  方法:通过简易材料及方法建立高氧氧箱,将3窝(10-12只/窝)7D龄SD大鼠
目的:研究JAK2/STAT3通路在缺血预处理中对大鼠心肌细胞再灌注损伤的调控作用,从信号转导水平探讨加味丹参饮对梗死大鼠心肌的保护机制。方法:1.健康Wister大鼠90只,每只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