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命观念的高中生物学《分子与细胞》模块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ianse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家在教育改革中取得丰硕成果。2018年正式发行的《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学科核心素养作为课程实施的宗旨,生命观念占据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首位,是独具生物学特点的一个要素,因此,生命观念的培养是实现生物学育人价值的重要一步。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以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沪科教版)高中生物学《分子与细胞》模块为例进行分析。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收集生命观念相关文献,挖掘生命观念的内涵。其次,从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遗传与进化观、稳态与平衡观、信息观、系统观、生命的发生发展观以及生命的特殊性等角度分析《分子与细胞》模块,通过研究发现本模块蕴含丰富的生命观念素材,包括教材语言表达注重体现生命观念、教材配图注重展现生命观念、教材的整体结构上注重贯穿生命观念。再次,通过问卷对高中生物教学中生命观念的培育现状调查,发现部分教师对生命观念的内涵以及培育生命观念的必要性认识不到位,生物学教学中生命观念的培育需要进一步加强。为了更好地指导生命观念培育,依托《分子与细胞》模块进行了相应的教学实践,通过实践前后的问卷调查结果对比,发现学生生命观念素养有所提升,教学实践取得一定的效果。基于对本模块教材内容的分析以及问卷调查的结果,建议如下:组织教师培训,促进观念转变;学校优化学习环境,培养生命观念;教师加强自身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学生完善学习方法,主动建构生命观念。通过对《分子与细胞》模块的研究,为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的生命观念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指导。
其他文献
岩土工程在水利工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岩土工程测试与检测技术的实施关系着岩土工程的质量。但是,目前很多测试与检测技术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鉴定出的结果也不完全准确,这就导致
目前,伴随着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全球范围内的制造业大国越发重视本国制造业的发展。比如,美国在2012年启动《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德国提出“工业4.0”,我国也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计划。为建立现代化的经济体系,必须着眼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大力建设制造强国,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推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一体化。加速制造业的转型与升级是实体经济由体量大变为真正强大的必经之路,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新疆需要建设成熟的信息产业网络来支撑核心区的建设和高质量的转型发展,因而文章选用灰色关联法分析了影响新疆信息产业发展的各个因素。结果
以我国113所大学为样本,通过调查问卷,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大学治理结构如何影响大学创业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学治理结构中,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和院系权力对知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