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社会高速发展,对功能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大,寻求具有新的功能材料或将传统材料进行改良,是目前研究的热门课题。基于能源短缺,生态环境的问题探索出可循环使用、高效稳定催化水制氢的催化剂已经迫在眉睫。而高速通讯和频率转换领域对材料的要求则需要探索出新的具有更好性能的光学材料。本文在此基础上根据卟啉稳定的大π共轭结构和外环的强修饰性,引入不同的金属对其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等特点,研究其催化制氢性能;通过微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高速发展,对功能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大,寻求具有新的功能材料或将传统材料进行改良,是目前研究的热门课题。基于能源短缺,生态环境的问题探索出可循环使用、高效稳定催化水制氢的催化剂已经迫在眉睫。而高速通讯和频率转换领域对材料的要求则需要探索出新的具有更好性能的光学材料。本文在此基础上根据卟啉稳定的大π共轭结构和外环的强修饰性,引入不同的金属对其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等特点,研究其催化制氢性能;通过微调苄基三苯基鏻离子及其衍生物阳离子的结构,研究了苦味酸季鏻盐的光学性质。首先以四苯基卟啉为基础,合成苯环不同取代基的金属钴卟啉配合物共12种:其中3-取代的配合物有Co[T(3-R)PP],R=F(1)、Cl(2)、Br(3)、CN(4);双取代基Co[T(3,5-bi Br)PP](5)和Co TPP;3-取代-4-磺酸基水溶性卟啉Co[T(3-R)PPS],其中R=F(6)、Cl(7)、Br(8);4-咪唑基卟啉Co[T(4-R)PP],R=thidia(9)、tria(10)、tetra(11)、benzimida(12),分别对它们进行催化制氢性能的探究并初步分析结构对性能的影响;合成了一种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2Cl4Cl Bz TPP][PIC](13),对其分子结构和光学性能进行探究。1、合成了4种非水溶性3-取代基的金属钴卟啉1、2、3和4,对其进行电催化制氢性能的研究。在外加醋酸作为质子的有机溶液中在过电势为941.6 m V时,TOF值由大到小依次为42.24 h-1(3)>37.16 h-1(1)>26.95 h-1(2)>26.06 h-1(4),在中性磷酸盐缓冲溶液中,过电势为837.6 m V时TOF由大到小依次为228.39 h-1(3)>203.66 h-1(2)>165.65 h-1(1)>126.08 h-1(4)。2、合成了3,5-双取代金属钴卟啉5进行电催化、光催化制氢性能研究,并与四苯基钴卟啉Co TPP进行比较。有机相中TOF值分别为126.2 h-1和41.8 h-1,中性缓冲溶液中的TOF为844.2 h-1(5)>352.5 h-1(Co TPP).作为助催化剂分别进行光催化制氢性能比较,在最适合的光催化体系中9 h光照后的产氢量分别为3.64 mmol(Co TPP)>2.31 mmol(5)。3、合成了3种磺酸基水溶性金属钴卟啉6、7和8,在均相体系中进行催化制氢的探究。在中性磷酸盐溶液中电解,外加电位是1100 m V时,TOF值由大到小依次为1616.4 h-1(6)>1326.4 h-1(7)>1252.3 h-1(8),继续电解1 h后得到的氢气依次为58.09m L(6)>51.87 m L(7)>40.99 m L(8)。4、合成4种咪唑基卟啉9、10、11和12,进行电催化制氢研究。有机相中得到的TOF值119.5 h-1(9)>103.03 h-1(11)>96.5 h-1(12)>75.7 h-1(10),中性磷酸盐溶液中的TOF值是1475.02 h-1(9)>963.7 h-1(11)>885.1 h-1(12)>713.3 h-1(10)。5、合成一种双取代苄基季鏻盐13,与[Bz TPP][PIC]对比,探究它们的非线性光学性能。两种季鏻盐为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测试了它们的热稳定性和荧光性能,结果表明都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季鏻盐13在250 nm波长激发下在377 nm和509 nm处出现主要发射光峰,说明其具有紫色和绿色荧光发射;[Bz TPP][PIC]在240 nm波长激发下在295 nm和388 nm处出现强发射峰,说明其具有紫色荧光发射。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对配合物进行红外、拉曼和非线性光学效应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值和实验值基本吻合,配合物13和[Bz TPP][PIC]的第一超极化率βtot分别是参考晶体KDP的10.2倍和16倍。
其他文献
外来入侵种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Lamarck)是亚洲许多地区危害农业生产的物种,各种防控方法均有其优缺点,特别是化学防控,对水生生物毒性大,严重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本论文以福寿螺壳、螺肉及螺卵为研究对象,进行资源化利用研究,转被动防控为主动利用,从而控制福寿螺的入侵和扩散。本论文包括两个方面的试验:(1)福寿螺螺粉对酸性土壤的改良,设置六个水平(0.5,
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LR)MC-LR由蓝藻细胞产生,肝毒性强,可通过饮用水或者蓄积在水产品中进入食物链,从而直接或间接进入人体,对人类健康构成极大威胁。且在自然水域中分布广泛,爆发呈季节性,这就要求检测方法可以连续分析以达到监测预警的作用和具备高度便携性来满足自然水域的普及。但目前常规的实验室检验方法往往需要大型设备仪器,无法满足实际检测需求,因此开发便携式的现场检测技术尤为迫切。
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Cytochrome P450,CYP)是一类亚铁血红素-硫醇盐蛋白超家族,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CYP在哺乳动物肝脏中含量丰富,主要催化单加氧反应,在很多外源和内源性化合物代谢中发挥关键作用。CYP1A2是肝脏中表达量较高的一种重要CYP,在许多环境污染物的生物活化中发挥显著作用。同时它还参与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的活化过程,可将AFB1转化为
随着网络空间的迅速兴起,云计算等新型数字信息技术应用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然而,云端并非一个完全可信的平台,若云服务提供商E进行恶意操作,而用户没有及时发现,将有可能严重地损害用户的权益,甚至危及国家的安全。目前,云计算主要存在三类安全问题:存储欺骗、计算欺骗以及隐私泄露,本研究将重点围绕如何防范计算欺骗展开相关课题工作。同态签名技术在云服务计算结果校验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若E诚
精准平地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农田灌溉效率,节约农业用水,降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高我国农业总体生产能力,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传统农田平地方式存在平整精度低、耗时耗力等,难以满足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激光控制平地技术具有较高精度,但作业半径小、智能化程度低。因此,本文研究设计了基于GNSS的旱地精准平地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GNSS的旱地精准平地系统设计。系统由GNSS定位系统、GN
图像修复技术是利用缺损图像中已知区域的信息,按照一定规则来填充缺损区域的像素,使得修复后的图像满足人类的视觉效果。图像修复技术被广泛运用到图像超分辨率、图像压缩、目标物体移除、水印去除等领域。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修复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当待填充区域较大且含有明显的结构信息时,现有方法填充的内容往往存在或内部结构不合理,或与周围的结构保持不一致等问题。受传统手工绘画启发,本文提出了一种
绿僵菌是一类常见的昆虫病原真菌,具有广泛的分布范围。本研究采用SSR分子标记及EF1-a基因序列测定方法,对位于广东江门的4种不同生境样地(林地、柑园、玉米田和草地)共320份土壤样品进行了绿僵菌的分离,结合我们前期对位于广州的4种不同生境样地(林地、荔枝园、玉米田和草地)共320份土壤的研究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不同地理及生境来源的绿僵菌属物种组成及遗传多样性,并分析了环境因子(土壤因子)对绿僵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是农业生产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作业机具、农药制剂、施药技术等方面对农药利用率和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有着重要影响。目前我国植保机械技术水平较低,施药机具和技术的水平严重滞后,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不仅农药利用率低、施药效果差,而且还造成了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环境污染、作物药害和操作者中毒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加大新型植保机械的研发力度,降低单位面积农药的消耗量,提升单位农药的利用率,就成了我
传统的化石燃料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能源,在其开采、运输、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均会造成环境问题,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国际社会的共识,因此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逐渐受到了各国的关注。生物质在整个能源系统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生物质不仅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之后的世界第四大能源,而且是一种可再生的碳源,但是由于生物质本身的结构与组成比较复杂,加之分布比较分散,许多生物质都被直接焚烧,不仅造成了环境的污染
近几十年来,随着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导致了一系列重大的环境问题。为了缓解环境恶化的迫切需求,发展新的,可再生的能源和高效的能源转化方法和储存技术变得尤为的重要。众所周知,对储能器件而言,所使用的材料对能量的储存和转化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碳材料因其具备高的导电性,可调的孔径和优越的稳定性等优点,在能量转换和储存器件中被广泛的研究。在许多种类的碳材料中,生物质基层次孔碳非常具有吸引力,不仅因为它特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