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戊型肝炎多发地区感染状况及病原学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ggeng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全面了解江苏省多发地区戊肝发病率、戊肝发病季节性、年龄性别分布等基本流行病学规律;(2)了解江苏省多发地区一般人群戊肝感染状况、基本流行病学特征以及戊肝抗体消长规律;(3)了解多发地区生猪戊肝感染状况及主要病毒基因型;(4)了解同一区域内散发性戊肝病例、亚临床感染者和当地动物宿主生猪为代表的宿主动物中主要流行的HEV基因型别、同源性分析以及进化分析:(5)综合上述研究结果构成一个有限地域内HEV感染系统研究。 内容与方法: 选择江苏省病毒性肝炎多发地区东台市的10个肝炎发病率较高的乡镇,建立市、镇、村三级疑似肝炎症状监测系统,开展“疑似肝炎病例”监测,“疑似肝炎病例”(乏力和/或纳差3天以上者)进行肝功能检测,对肝功能异常者进行肝炎分型检测,最大可能发现戊肝病例,从而全面了解散发性戊型肝炎的发病特征;按整群抽样的原则,抽取监测区内大样本量常驻人口(居住该地6个月以上)进行一般人群戊肝感染横断面调查及1年后随访性研究,了解一般人群中戊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状况及抗体的消长规律;在戊肝病例较集中的区域,采集、检测生猪屠宰场生猪胆汁标本,了解以生猪为代表家畜的戊肝感染状况。同时对同一地区内一般人群中抗HEV-IgM阳性、散发性戊肝病例以及生猪胆汁进行RT-PCR检测,采用HEV不同基因型的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基因序列测定并进行同源性分析。综合上述研究结果,全面阐述江苏省戊型肝炎多发地区感染特征。 结果: 本研究表明在该地区建立的疑似肝炎症状主动监测系统比国家传染病网络报告系统更为敏感,更为全面地反映散发性戊型肝炎的发病特征;监测结果表明该地区急性戊型肝炎的发病率为2.98/万人年,戊肝冬春季节相对高发;男性戊肝发病率高于女性;最小和最大临床病例年龄分别为17岁和92岁,30岁以后发病率明显升高,55~65岁年龄段发病率最高为6.37/万人年。一般人群横断面研究表明,该地区人群HEV的感染率为44.51%,为人群戊型肝炎感染较高区域;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各年龄组均有感染,感染率有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的趋势,92.43%的感染集中在30岁及以上年龄组,具有明显的年龄积累效应。一般人群中的亚临床感染率为3.78%,男女性别间无明显差别,20岁及以上年龄组的亚临床感染率明显升高。一年后随访结果表明该地区HEV新发感染率为11.93%,并且戊型肝炎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自然阴转,新发感染率主要见于20岁以上人群,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自然阴转率以低年龄组较高。戊型肝炎病原学研究表明,生猪胆汁标本PCR阳性率为12.11%,与生猪月龄无明显关系,猪源HEV基因分型均为HEV-4型;一般人群中检出的HEV带毒者其基因1、4型比例相近,检测出HEV PCR阳性各4株;临床散发性戊肝病例绝大部分为HEV-4型病毒感染所致(95.24%),核苷酸同源性71%~100%。分离于人和生猪的HEV-4型病毒高度同源,同源性81%~97%,表明人、生猪HEV-4型戊型肝炎病毒在自然界中的传播不受种属限制,猪是戊型肝炎重要传染来源。HEV-4型病毒的变异程度明显大于HEV-1型,并表现出较明显的地域集中趋势和地域局限性。 结论: (1)该农村地区一般人群戊型肝炎感染率较高,男性高于女性,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2)散发性戊型肝炎病例多发生在冬春季节,男性多于女性,以中老年人群为主;(3)该地区生猪中带毒率较高,猪源HEV均为基因4型,人群HEV基因分型HEV-1型和HEV-4型均有发现,但以HEV-4型为优势毒株,人源和猪源的HEV-4型病毒高度同源。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医学院校学生干部组织承诺及其影响因素,为医学院校建立有效的学生干部管理途径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促使医学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朝着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方
目的了解青岛市城区育龄妇女营养状况及膳食结构,分析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 Anemia,IDA)与非缺铁性贫血妇女的膳食摄入状况的差异,探讨影响IDA的膳食因素。方法从参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