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脂质体(Liposome)又称微脂球、类脂球或液晶微囊,是一种相对较新的微胶囊化技术。本论文同时采用β-谷甾醇、豆甾醇、麦角甾醇三种植物甾醇作为膜材构建新型脂质体,用于功能性多肽的包载。
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胰岛素脂质体,并以CL-4B为介质分离溶液中游离的胰岛素。以包封率为考察对象,胰岛素溶液质量浓度为1.0 mg/mL,制备温度为42.3℃时,调整卵磷脂与植物甾醇质量比(1.75~6.0),以及三种植物甾醇在总甾醇中的比例,对胰岛素脂质体进行配方优化。最佳条件为:卵磷脂与植物甾醇质量比为2.96:1,β-谷甾醇与豆甾醇质量比控制在1:1.13,包封率可达到58.23%。
牛奶不仅含有多种营养成分,而且成弱酸性是稳定的缓冲液体系,其pH值范围为6.4~6.8,在脂质体的稳定范围内,可有效的降低脂质体膜的水解速度,且减少脂质体的聚集、沉淀,增加脂质体的稳定性。本文研究了上述脂质体制剂应用于牛奶中的储存稳定性,结果发现:脂质体强化的牛奶可耐受巴氏消毒处理(63-65℃/30min),在冷藏条件下最初7d内具有很好的稳定性,8~9d后脂质体之间发生聚集、融合,分散悬浮稳定性显著降低。脂质体间的相互聚集、融合是导致稳定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为了使脂质体和其包封的药物在常温下长期稳定的贮存,冷冻干燥技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制备冻干的脂质体药物。但脂质体在冷冻干燥时,不仅其粒径明显增大;同时引起脂质体包封的药物外泄,造成包封率的降低。本文研究了海藻糖对冻干脂质体的保护作用,发现脂质体中加入海藻糖后,冷冻干燥前后粒径变化减少;10%(w/v)海藻糖的冻干脂质体复水后稳定性较好,其对脂质体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研究了不同配方胰岛素脂质体在PBS溶液和模拟人工胃液的缓释作用效果。结果表明混合植物甾醇脂质体缓释作用效果优于单一植物甾醇脂质体。植物甾醇的比例对脂质体缓释作用效果影响很大,可通过改变脂质体中混合甾醇的配方,得到在人工胃液和肠液中缓释效果较好的胰岛素脂质体,提高其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