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病毒递送CRISPR/Cas9系统治疗成体大鼠Ⅰ型酪氨酸血症的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jia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RISPR/Cas系统作为准确且高效的基因编辑技术近年来备受追捧,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定点修正遗传致病基因是基因治疗的重要研究方向。在本研究中,我们选用了 Ⅰ型遗传型酪氨酸血症(HTI)这一大鼠遗传疾病模型,Ⅰ型遗传型酪氨酸血症是由于酪氨酸分解代谢途径的最后一种酶—延胡索酰乙酰乙酸水解酶(Fumarylacetoacetate hydrolase,简称FAH)基因突变导致的常染色体隐形遗传代谢疾病。与传统FAH缺陷的动物模型例如猪和小鼠相比,FAH基因缺陷的大鼠具有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典型临床病症,与人Ⅰ型遗传型酪氨酸血症患者表征非常相似。本论文首先利用CRISPR/Cas基因编辑技术构建Fah-/-大鼠模型,通过鉴定,构建的模型很好地呈现了肝功能损伤的表型。随后,利用腺病毒递送体系,通过尾静脉注射逆转肝损伤从而在成体大鼠模型中修复肝细胞的功能。实验组大鼠进行尾静脉注射病毒后撤去NTBC能长期存活超过三个多月,虽然肝细胞的初始修复效率不高,但足够修复Fah-/-大鼠肝功能损伤使其免于死亡。对实验组大鼠进行持续检测,大鼠体重逐渐恢复,肝损伤指标ALT、AST、TBIL降低,ALB升高。此外,修复大鼠肝脏切片的免疫组化染色显示Fah 阳性细胞达到90%,修复的肝细胞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综上所述,本课题的实验结果证明了腺病毒介导的基因治疗成功地修复了遗传型酪氨酸血症大鼠模型的肝功能,由此说明Cas9介导的成体基因编辑是遗传疾病的潜在治疗方式。
其他文献
<正>1908年,清朝末期,在慈禧太后的大力支持下,中国自来水事业发端。拧开龙头,清水如注,咕咚咚下肚,自来水被视为方便、洁净的伟大发明。百年后,4000余家自来水厂,每天供应60
在新旧媒体竞争趋于融合发展的全媒体时代背景下,新媒介的运用以及手持移动终端的发展等因素导致校报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理想。该研究围绕影响高校校报思想政治教育实
本研究运用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关注大学生实际生活,通过多种方式获取关于大学生的资料信息,真正走近大学生。“有面子”涉及方方面面,既与学生学习相关,也与校园生活相关,既包含着大学生群体对共同价值的认同与追求,也体现着对自我身份、处境,及他人存在的认识。通过对大学生“有面子”现象进行呈现,试图还原“有面子”的本质结构,为教育者呈现更加“生活化”的大学生群体,挖掘“有面子”具有的教育意义,借此去思考教育以
铬是地壳中十大富集元素之一,同时也是常见的污染物来源。铬以-2到+6价态在自然环境中存在。所有的价态中三价铬(Cr(III))和六价铬(Cr(VI))是最常见的价态,Cr(VI)毒性最强且最容易被吸收。近期的研究表明,Cr(VI)暴露会导致线粒体去极化并诱导线粒体自噬。桔梗多糖是中药桔梗中提取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为了充分了解桔梗总多糖(PGPS_t)对Cr(VI)损伤Df-1细胞的保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于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格外重视。为了避免学生在日益丰富的媒体信息洪流中迷失自己,各大高职院校正在有意识地将媒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