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头颈部动脉闭塞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病因之一,导致了15%-25%的缺血性脑卒中,即使在最佳药物治疗方案的情况下,病变血管侧2年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风险仍能达到10%-15%。头颈部动脉闭塞的治疗目前是一项世界性的难题,内科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抗凝、降血脂、控制血压等。外科手术治疗主要是单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及颅内外搭桥术。近年来随着神经介入材料及影像学的发展,血管内介入开通术及杂交手术在临床上开展起来。但目前学者间对于症状性头颈部动脉闭塞患者的手术治疗尚存争议,部分学者认为由于颈动脉闭塞患者手术技术难度大再通率低,术后并发症多,风险高,不建议行开通术治疗。另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在病例进行严格筛选的情况下,对颈动脉闭塞患者实施CEA是安全的,能获得良好的中期通畅率及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脑供血状况。目的:研究头颈部动脉闭塞再通手术的适应症,探讨再通术后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方法:收集吉林大学第二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住院的11例头颈部动脉闭塞行再通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男性患者7例(63.6%),女性4例(36.4%)。年龄50~75岁,平均为61.4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的患者2例,一侧肢体活动障碍4例,言语障碍伴一侧肢体活动不灵2例,视物不清2例,一过性意识不清1例。患者入院后1-3日内行头颈部血管造影检查(包括CTA、MRA、血管彩超)明确病变血管。其中,双侧ICA闭塞1例(9.1%),左侧ICA闭塞6例(54.5%),左ICA合并右CCA闭塞1例(9.1%),单侧VA闭塞2例(18.2%)。手术方式:血管内介入开通术8例(72.7%)、杂交手术的3例(27.3%)。术后疗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进行评分。评分为0分的患者3例(27.3%);1分的2例(18.2%);2分的3例(27.3%);3分的2例(18.2%);6分的1例(9.1%)。结论:1、血管内介入开通术及杂交手术治疗头颈部动脉闭塞技术上可行。2、血管内介入开通术及杂交手术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