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owe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新型布尼亚病毒(SFTSV)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影响因素,为早期诊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收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收治的80例确诊SFTS患者的病例资料,分为生存组(59例)与死亡组(21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病毒载量等。实验室检测结果与预后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生存组患者住院时间长于死亡组,差
其他文献
目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MA)生物膜形成与慢性感染性疾病有关。我们的目的是研究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体外生物被膜形成以及用于防止生物被膜形成的抗菌药物的效果。方法从临床分离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株中筛选多重耐药菌株2株,这2株菌是从1例癌症患者胸腔积液中分离,2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都对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耐药,2株菌分离的时间间隔为20天。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了阿米卡星、阿奇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和替加环素
学位
学位
目的分析奥马珠治疗慢性荨麻疹,结节性痒疹,特应性皮炎等疾病的结果,观察奥马珠在瘙痒类疾病的治疗应用及探索最佳的奥马珠治疗适应症,规范药物使用的方案,同时监测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方法收集和分析2018年12月至2021年1月于海南博鳌超级医院、合肥翡睿皮肤医学研究中心就诊的慢性荨麻疹,结节性痒疹,特应性皮炎的患者在门诊行奥马珠治疗情况,随访前制定每位患者的诊疗方案包括给药剂量和给药时间等,随访期为1
学位
目的探讨海姆泊芬光动力(hematoporphyrin monomethyl ether photodynamic therapy,HMME-PDT)治疗鲜红斑痣(port-wine stains,PWS)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分析影响HHMME-PDT治疗PWS疗效的因素,并就四肢PWS的治疗情况,深入探讨热辅助对其疗效的影响。第一部分:HMME-PDT治疗PWS临床分析方法HMME-PDT治
学位
学位
学位
研究背景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临床特征主要为湿疹样皮损、干燥以及瘙痒等表现。慢性病变包括皮肤干燥伴鳞屑或增厚性斑块,部分有苔藓样变和结节性痒疹等表现。严重的皮肤瘙痒会导致睡眠障碍和疲劳,甚至使患者的心理健康症状受到影响。特应性皮炎具体病因尚不明确,但现有研究发现Th2通路免疫异常在其发病过程之占据重要地位,其中Th2细胞分泌的IL-4和IL-13是介导特应性皮炎发病的重
学位
研究背景:银屑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炎症性增生性皮肤病,以皮肤损害为主,临床上表现为红斑丘疹性损害上覆白色鳞屑,或可累及关节。它有很强的遗传易感性,前期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GWAS)确定了大量的银屑病易感位点,奠定了银屑病的遗传学基础,易感基因的相互联系即基因交互作用也是遗传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因交互作用作为一种新的遗传方向,在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
学位
学位
目的:(1)本研究旨在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并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后肝纤维化是否会加重及外周血中CD8~+T细胞上NKG2A的表达与其相关性。(2)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中CD8~+T细胞的功能抑制与CD4~+Treg细胞之间的相关性。方法:(1)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健康人、CHB、CHB并发NAFLD及HC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2)使用流式细胞术(FAC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