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企业成长的源泉,创新能力成为企业竞争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组织的创新依赖于员工的创新,员工是创新的主体,如何激发员工的创新行为,成为组织行为学的热点问题。领导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促进员工创新行为的产生,从而实现组织目标以及持续的竞争优势。作为员工创新行为重要的前因变量,领导行为在员工创新行为的产生过程中产生着巨大作用。现有就领导行为的研究大多从正向的领导行为入手,而忽视了领导行为负向的、破坏型的一面。实际上,负性领导行为在管理实践中屡见不鲜,从负向的领导行为入手,研究其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理,从而消除其不良影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个体创新行为产生的过程是员工内因和管理情景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以领导行为理论,创新心理学、社会交换理论为指导,选取不当督导作为负性领导的代表,深入分析了不当督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理,同时选取员工个体层面的心理资本与团队层面的团队-成员交换两个变量,探究两者在不当督导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中的调节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假设。借助SPSS与AMOS等数据分析软件,以400名企业员工作为问卷调研的样本,采用相关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多元层次回归分析法,验证了研究假设。研究结果表明:上司不当督导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心理资本和团队-成员交换在不当督导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本文以研究结论为基础,提出管理实践建议:第一,应认识到不当督导带来的消极影响,甄别出具有明显不当督导倾向的管理者,避免其消极影响的产生与扩大。第二,应认识到员工心理资本对创新行为的重要性,在人员招聘与员工培训时,注重对心理资本的培训与开发。第三,培养高质量的团队-成员交换关系,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为员工创新活动构建良好的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