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草鱼是我国第一大淡水经济鱼类。本研究在草鱼实用饲料中分别添加微生态制剂或大豆油,以草鱼生产性能、生理、生化指标及肠道菌群等为指标进行评估,旨为提高草鱼饲料利用率,减少氮排放,开发高效环保的草鱼配合饲料提供一定的参考数据。研究结果如下:1.微生态制剂对草鱼生产性能,生理、生化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为了探讨不同微生态制剂复配提高饲料利用率的可能性。将1260尾草鱼(110.23±0.43g)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分别添加0%、0.5%和2%微生态制剂。进行60d养殖后,测定其生产性能,生理、生化指标等。对肠道粪便样品进行16SrDNA的V3-V4区进行扩增,利用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测定基因序列,最后进行比对、分类。结果显示:(1)添加2%微生态制剂显著提高草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P<0.05),降低饲料系数、脏体比(P<0.05),减少氮排放。(2)添加2%微生态制剂显著降低了草鱼血清中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P<0.05),提高了过氧化氢酶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5)。(3)肠道消化酶活性总体上随着微生态制剂添加而提高,不同区段存在差异。添加2%微生态制剂显著提高了中肠淀粉酶、中肠脂肪酶以及后肠脂肪酶活性(P<0.05);前肠淀粉酶活性添加量0.5%组最高,与2%组差异显著(P<0.05)。(4)添加2%微生态制剂显著降低梭杆菌门丰度,明显提高蓝藻细菌属和分支杆菌属的丰度,降低鲸杆菌属的丰度(P<0.05)。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和乳酸菌复配形成的微生态制剂可影响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增强肝脏抗氧化能力、提高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提高饲料利用率、蛋白质沉积率,促进草鱼生长,提高出肉率,降低饲料系数,减少氮排放。本试验条件下,添加2%微生态制剂草鱼取得最佳生产性能和经济、生态效益。2.大豆油对草鱼生产性能,生理、生化指标以及肠道菌群的影响为了有效利用脂肪节约蛋白质,减少氮排放。将1260尾草鱼(112.25±1.14g)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分别在草鱼实用饲料中添加0%、3%、6%的大豆油,饲养草鱼42d。结果显示:(1)6%大豆油组显著提高了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脏体比(P<0.05);但也显著提高了草鱼全鱼、肌肉、肝脏粗脂肪含量(P<0.05)。(2)6%大豆油组显著提高了血清中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中肠脂肪酶活性(P<0.05)。(3)添加大豆油有降低梭杆菌门丰度,提高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丰度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属水平,添加大豆油有降低鲸杆菌属丰度、提高Erysipelatoclostridium、拟杆菌和Romboutisa丰度的趋势,差异也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合理增加饲料脂肪含量,通过提高草鱼脂代谢能力和肠道脂肪酶活性,可提高饲料蛋白利用率,促进草鱼的生长,减少氮排放。但会提高草鱼粗脂肪含量。本试验条件下,大豆油添加量在6%时草鱼生长效果最佳,经济效益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