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群体性事件及舆论导向对大学生情绪偏向的影响研究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网络基本环境的调查,了解不同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报道情况及舆论爆发的影响;探讨不同舆论导向下,网络群体性事件对大学生情绪偏向的影响;探讨健康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积极情绪导向的意义。方法:本文由两部分研究组成,研究1:选取国内当前两大知名资讯网站凤凰网和新浪网,对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发布的热门专题(hot topic)进行调查,收集网络群体性事件;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辽宁省某大学随机抽取32名学生,完成《网络群体性事件调查问卷》。研究2:采用2(性别:男生、女生)*3(舆论导向:正性评论、负性评论、无评论)*3(事件类型:正性事件、负性事件、中性事件)的混合实验设计,以整群抽样法,抽取辽宁省某大学一年级学生300名,随机分成3组:正性评论组、负性评论组和无评论组,每组各100人,男女生各50人。三组被试分别完成《情绪偏向自我报告问卷无评论版》事件顺序不同的6种问卷、《情绪偏向自我报告问卷负性评论版》事件顺序不同的6种问卷、《情绪偏向自我报告问卷正性评论版》事件顺序不同的6种问卷。结果:研究1:(1)收集到的69件网络群体性事件中:负性事件42件,中性事件18件,正性事件9件;并且不同类型事件的数量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χ2=25.304,p<0.001)。(2)大学生对不同类型事件的熟悉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χ2=0.341,p>0.05)。研究2:(1)实验前对大学生基本情绪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各组被试情绪反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F=0.213,p>0.05);性别不同被试情绪反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t=0.133,p>0.05)。(2)对情绪反应得分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事件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290.576,p<0.001);舆论导向的主效应显著(F=19.527,p<0.001);性别的主效应显著(F=5.983,p<0.05);事件类型与舆论导向之间存在交互作用(F=7.557,p<0.001)。(3)对情绪反应强度得分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事件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113.715,p<0.001);舆论导向的主效应不显著(F=2.713,p>0.05);性别的主效应不显著(F=1.329,p>0.05);事件类型与舆论导向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交互作用(F=4.469,p<0.05);事件类型与性别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F=8.289,p<0.005)。结论:(1)网络媒体更倾向于报道负性网络群体性事件。(2)事件类型、舆论导向及性别对大学生情绪反应偏向均存在影响;且事件类型与舆论导向对大学生的情绪反应存在相互影响。(3)事件类型及舆论导向对大学生的情绪反应强度均存在影响;且事件类型与舆论导向对大学生的情绪反应强度存在相互影响;事件类型与性别对大学生的情绪反应强度存在相互影响。
其他文献
武术套路项目中大多以专项技术动作作为身体素质训练的手段和工具,没有专门进行力量或速度的专门练习。虽然对专项技术动作的掌握及发展专项所需的身体素质而言有着不可替代的
自主学习是实现现代化教学思想的一种有效途径和基本环节。在高校体育教学中,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能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对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
竞技健美操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国际体操联合会在其它两大国际健美操组织的协同下正在积极努力争取早日进入奥运会。我国的竞技健美操目前已进入到与国际接轨的全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