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DB模式与EPC模式的比较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noonki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建筑市场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工程建设和管理日益走上现代化。传统的承包模式难以适应专业化管理的要求,也不利于业主降低或转移投资和风险。近年来,总承包模式在我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国家相继出台一些政策法规加以提倡和规范这种承包模式。总承包模式之所以得到很大的发展和推广,关键在于较传统建设模式而言,它有自身优势,其中优势之一就是节约总承包公司的交易费用。DB模式和EPC模式是目前工程总承包模式中最常见的两种形式,它们都是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承包,但二者在适用范围、使用特点、招标形式等制度安排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导致了交易费用的差异。本文从交易费用的角度对DB模式和EPC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加深了对这两种模式的认识和理解,以便能更加全面地了解并在实践中应用这两种模式。首先,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了总承包模式相关概念和交易费用相关理论,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了DB模式和EPC模式交易过程,建立DB模式和EPC模式交易费用分解结构,按照建设程序交易费用共有4大类34小项,此外,还对各个阶段的机会主义交易费用进行了分析,并在费用分解的基础上将DB模式和EPC模式进行比较。在此之后,本文建立交易费用的评估模型,综合运用了层次分析法和TOPSIS法,能够有效的对于交易费用进行测量,同时,为了保证交易费用评估的准确性,本文还设想了交易费用评估与决策支持系统DSS,充分利用项目积累的经验数据对拟建项目提供决策支持,以便在实践中更加准确的对承包模式进行选择。图27幅,表7个,参考文献100篇.
其他文献
在实际应用中,对于要求无斜撑或斜撑数量较少的大开间结构,附加斜撑会严重破坏结构的内部空间及其使用功能;另一方面,如果强调结构的使用功能,则可能由于斜撑数量太少,满足不了减振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推进和深入开展,西北地区的各项建设工程已全面展开,工程项目也越来越朝着大规模、超规范以及复杂工况的方向发展,对土体的力学模型及计算方法的精度和
由于压电材料具有造价较低,能量密度、效能较高的特点,因此压电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化科学技术,如声纳传感器、力电耦合执行器、压电电源补给装置及位置调节器等。这些装置均
大型工程具有工期紧、投资规模大、工程结构与施工技术复杂、建设协作单位多等特点。一般大型工程对施工进度控制尤为重视,由于施工过程中不确定性影响因素多,所以给施工进度控
目前对震陷的计算分析主要基于动三轴试验获得的残余应变公式,采用软化模型来进行的。相比而言,弹塑性模型在理论上更为严密,并且能很好地反映土的非线性、滞回性和变形累积性等
滨浅海区域是近年来我国海洋工程建设与海洋资源开发的热点地区,除了海洋平台、跨海大桥和深水港口等海洋工程外,还有大量海底给排水管道、油气输运管道和海底光电缆等工程也主
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框架梁两侧的板内配有与框架梁平行和垂直的四层钢筋,这些和梁纵轴线平行的两层板内钢筋对提高梁端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是有作用的。在近年来发生的多次
震害、试验和理论分析均表明在役建筑具有较高的地震易损性。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抗震设防烈度的提高、抗震设计规范的修订和完善使得大量在役钢筋混凝
应现代工程结构向大跨、高耸、重载、抗震抗爆发展和承受恶劣条件的需要,具有自身独特工作特征(弹性工作而塑性破坏,承载力高而极限压缩变形又大)的钢管混凝土结构腾空出世,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