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建筑市场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工程建设和管理日益走上现代化。传统的承包模式难以适应专业化管理的要求,也不利于业主降低或转移投资和风险。近年来,总承包模式在我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国家相继出台一些政策法规加以提倡和规范这种承包模式。总承包模式之所以得到很大的发展和推广,关键在于较传统建设模式而言,它有自身优势,其中优势之一就是节约总承包公司的交易费用。DB模式和EPC模式是目前工程总承包模式中最常见的两种形式,它们都是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承包,但二者在适用范围、使用特点、招标形式等制度安排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导致了交易费用的差异。本文从交易费用的角度对DB模式和EPC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加深了对这两种模式的认识和理解,以便能更加全面地了解并在实践中应用这两种模式。首先,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了总承包模式相关概念和交易费用相关理论,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了DB模式和EPC模式交易过程,建立DB模式和EPC模式交易费用分解结构,按照建设程序交易费用共有4大类34小项,此外,还对各个阶段的机会主义交易费用进行了分析,并在费用分解的基础上将DB模式和EPC模式进行比较。在此之后,本文建立交易费用的评估模型,综合运用了层次分析法和TOPSIS法,能够有效的对于交易费用进行测量,同时,为了保证交易费用评估的准确性,本文还设想了交易费用评估与决策支持系统DSS,充分利用项目积累的经验数据对拟建项目提供决策支持,以便在实践中更加准确的对承包模式进行选择。图27幅,表7个,参考文献10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