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想象是文学研究中的一个老话题,但是借助认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解释其在文学阅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认知模拟机制在文学阅读和审美体验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这种机制的发挥依赖于丰富的E-想象,而E-想象的激发与文本的符像化程度有关。符像化程度越高,阅读过程中读者的想象就越丰富、具体,对故事情节和场景的认知模拟效果就越好,就越容易引发读者的高层次审美阅读体验,如身势效应、传输效应、移情等。莎士比亚在《李尔王》多佛悬崖场景中运用符像化手段塑造了一个三维立体空间,充分激发了读者的视觉想象、听觉想象、动觉想象,最大程度地发挥了认知模拟机制的作用,不仅成功实现了传输效应,而且引发了眩晕的身势效应和恐高的心理情感,给读者带来了良好的阅读审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