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频谱教学”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著名教育学家穆斯卡·莫斯顿提出的教学理念,是一个关于施教与学习行为的整体理论,也是一个对“教-学”过程较完整的理解框架。它集合了11种不同的教学风格,每一种风格都指具体的、不同的教学方法,其独特的教学环节设置,新颖的教学工具、灵活的活动方式,充分满足学生在身体、心理、技能等维度的发展机会,让教师的教学课堂更加科学性与艺术性。本研究以莫斯顿频谱教学为理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教学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将频谱教学理论引入到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武术课教学实践中,为高校体育教师提供一个新的体育教学思路,使教师在教学方法、内容设计、组织形式上丰富多彩,为体育课堂增加乐趣与活力,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频谱教学应用在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武术课中主要分为选择教学风格、创设情景引导激趣、环节设置引导提问、互惠解惑及时反馈、学生归纳检验与开放式评价等六个步骤进行教学,根据教学内容、任务、学情、武术动作特点共采用了命令式教学风格-A、练习式教学风格-B、互惠式教学风格-C、自我检查式风格-D、引导发现式风格-F、聚集发现式风格-G、学生自主设计式风格-I等7种风格类型。2.在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武术课中运用频谱教学与常规教学的对比实验后,两个班学生通过武术课的学习与锻炼,在身体素质上均有所提高,并且实验班比对照班身体素质成绩提升更快,在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折返跑等素质上存在明显差异;频谱教学通过新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武术课中快乐学习,促进学生参与锻炼,激发学生的运动意识与求知欲望,与重复单循环模式的常规教学相比,频谱教学模式更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3.在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武术课教学过程中,频谱教学采用丰富的课堂活动、新颖的教具、灵活的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充分感受武术课的乐趣和魅力;与常规教学相比,更容易转变学生对喜欢体育但又不愿参加体育课的心理,促进学生情意结合并获得快乐和满足感,从无形当中提高学生的心理技能。4.在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武术课教学中运用频谱教学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快速、合理、准确的掌握太极拳套路技术的形成,与对照班相比,实验班学生动作技术更规范,武术平均技能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班,运用频谱教学更利于提高武术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