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氧化氮(NO2)是对流层大气的重要组成成分,是大气中一种重要的痕量气体,也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臭氧和其他光化学烟雾重要前体物之一一,对人体健康有危害,尤其对呼吸道影响极大,其浓度是大气环境监测的—个重要指标。本研究利用长时间序列每月的GOME、GOME-2,和SCIAMACHY卫星遥感数据,利用ArcGIS软件提取了1996-2012年河北省NO2柱浓度,分析了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月平均和年均NO2柱浓度的时间和空间变化。并结合降水、气温数据以及人口、生产总值和能源消耗总量数据,分析了河北省对流层NO2柱浓度时空变化的影响因素。将洞北省对流层N02柱浓度分成三个等级,低值区(<10×1015molec/cm2),中值区(10-20×1015molec/cm2)和高值区(>20×1015molec/cm2)。主要的结论如下:(1)分析了1996-2012年河北省11个地级市对流层NO2柱浓度的年际空间分布和季节空间分布。1996-2012年对流层NO2柱浓度的空间分布不均,整体上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趋势,1996-2012年NO2高值区范围呈现逐年扩大,而且均分布在东南部华北平原上的石家庄市、邢台市、邯郸市和廊坊市;低值区范围都分布在张北高原及燕山山脉和太行山山脉附近。季节空间分布变化,夏季变化最小,冬季变化最大。(2)分析了1996-2012年河北省11个地级市对流层NO2柱浓度的年际变化趋势。年平均NO2柱浓度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NO2浓度较低,2011年N02浓度达到最大值23.61×1015molec/cm2,最小值出现在1996年,为6.72×1015molec/cm2;17年平均年增长率为6,87%。11个地级市中17年平均N02柱浓度廊坊最高,石家庄次之,承德最低。在近17年变化过程中,高值区面积逐渐扩大,中低值区面积逐渐缩小,尤其中值区面积缩小最多。(3)河北省对流层NO2柱浓度在季节变化上,秋季、冬季高于春夏两季,冬季最高,夏季最低。石家庄市和衡水市冬季17年平均对流层NO2柱浓度最大,且季节变化差异比较大。张家口和承德季节变化趋势相近,且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4)分析了2014年河北省近地面观测NO2浓度日变化。在经济水平较高和人口密度稠密的石家庄市和邯郸市NO2浓度日变化呈现单波峰波谷变化,而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和人口密度稀疏的张家口市NO2浓度日变化呈现双峰双谷变化。近地面N02浓度有明显的日变化,夜晚的NO2浓度明显高于白天。(5)2013年12月-2015年12月近地面实测NO2浓度与OMI传感器NO2柱浓度呈现正相关,河北省11个地级市,除了秦皇岛和唐山相关系数较低外,其余地区相关关系很好。(6)河北省对流层NO2柱浓度的影响因素,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分析,自然因素在气温和降水与NO2柱浓度均呈现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69,0.53。NO2柱浓度与温度相关性高于降水。在土地利用类型上,城镇用地和农田上NO2浓度较高,草地和林地上NO2浓度较低,草地最低。社会经济因素包括了人口数量、机动车拥有量、能源消耗总量等人类活动引起的NO2浓度变化。